2023年08月02日
第06版:06

简办树新风 孝老促文明

青县金牛镇以红白理事会、孝老食堂推进移风易俗

■ 本报记者 张梦鹤 本报通讯员 黄 洁

走进青县金牛镇陈辛庄村,孝老食堂综合体让人眼前一亮。院落宽阔,餐厅整洁,更为抢眼的,是布置得崭新的婚宴大厅。这些,都是陈辛庄村借助红白理事会推进红事简办、孝老敬亲的成果。

“今年,婚宴大厅已接办了4场婚礼。村集体出场地推进红事简办,同样时尚、热闹,为主家省钱的同时,还让孝老食堂的老人也跟着沾了光。”说起村里的新风尚,村党支部书记陈福起打开了话匣子。

他说,经过近两年的实践,移风易俗已在陈辛庄村蔚然成风。原来,从去年开始,陈辛庄村“两委”就办起孝老食堂,为独居老人提供一日两餐,目前,已解决18位村民吃饭难的问题。

“建孝老食堂,就是为了给大伙儿办实事,用实际行动增进党群凝聚力。”陈福起说,要解决更多实际问题,陈辛庄村“两委”还通过红白事简办推进移风易俗。

为此,陈辛庄村专门对红白理事会进行了重组,由党支部领办,吸纳有威信的村民加入。在修建孝老食堂用房时,特意多建了一间160多平方米的大厅,用作婚宴场地。

“村集体提供办事场地,村民们只需自己出资请婚庆、置办酒席,仅这一项,每场就能省下1万多元钱。”陈福起说,村民的日子过得都不错,不少人在县城定居。前两年年轻人结婚,大多在县城租赁场地,要花1万多元钱。再置办酒席,每桌也得花费上千元。

“这几年,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村貌是越来越靓,在县城的村民,周末也都回家住。所以,这回红白理事会提出免费提供婚宴场地,不用动员,主家自己就找上门了,主动要求在村里办。”与此同时,红白理事会还对婚宴花销作出规定,官席每桌花销不超300元,普通席不超200元。

喜事当天,孝老食堂的老人们可以免费吃席。还有主家捐出部分省下的钱,助力孝老食堂运营。

“接下来,红白理事会还要进一步推进白事简办。今年,镇里给我们免费提供了饭棚、白棚等多种设施,我们想借助这些设施,以孝老食堂为场地,取代白事一条龙,让白事操办也简下来。”陈福起说,红白理事会成员还要走巷入户宣传,将厚养薄葬、白事简办的观念传递给更多人。

陈辛庄村还只是金牛镇通过红白事简办、建设孝老食堂推进移风易俗的诸多村庄之一。

为弘扬新风,遏制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等歪风陋习,自2021年起,金牛镇就大力推行红白事简办。全镇的白事取消歌舞及各项演出活动,推广以大锅菜代替酒席,以白花代替孝衣白布。

今年,又选定了苗庄子等14个村作为孝老食堂对接移风易俗试点村,免费提供饭棚、白棚、电子炮等设备,健全各村红白理事会,以孝老食堂为场地,取代白事一条龙。日前,移风易俗的第一批设备已经交付给陈辛庄等5个村庄。

与此同时,筹建孝老食堂,倡导孝老敬亲、厚养薄葬。

为提高建设标准,金牛镇党委、政府筹措资金200余万元,在全镇各村统一建设孝老食堂,统一配备设施,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建设标准。

同时,除落实县补贴、镇扶持政策,还发动企业赞助、爱心人士捐赠,助力孝老食堂可持续运营。在各项惠民政策的支撑下,各村独居老人就餐,每人只需花费1元至3元。

目前,全镇32个村庄已建起孝老食堂,全部实现一日两餐正常运营,服务302位村民,其中困难群众140人,其他独居老人162人。

孝老食堂的顺利运营,得到了群众的一致认可,提升了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村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人居环境整治和社会矛盾排查化解等各项工作,得到老人和子女的支持,村集体的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

下一步,金牛镇将持续提升红白理事会知晓率和移风易俗满意度,蹚出一条移风易俗的新路在镇域推广,不断倡导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2023-08-02 青县金牛镇以红白理事会、孝老食堂推进移风易俗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99792.html 1 简办树新风 孝老促文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