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 程
几天前,市民张女士因为急需一个塑料袋,高温炙烤下连续往返两个超市。面对两名态度截然相反的接待者,张女士看出了两家店不同的生意经。
那天中午,张女士去医院买药,因为购买的药比较多,医院药房又没有塑料袋可以装,情急之下,张女士走出医院,想先买一个塑料袋,再回药房买药。
张女士先走向医院对面一家较大的超市。在她和店员说明来意后,没想到店员看了她一眼,没好气地说:“本店只有买东西后才可选购塑料袋,其他情况下塑料袋不单卖。”听到店员的话,张女士很是诧异。“我并不需要别的商品,只是想要一个塑料袋而已,而且是花钱购买,不是白拿。”任凭张女士怎么解释,店员依旧态度冷漠,拒绝了她的请求。
张女士气不过,又找到街边另一个不起眼的小店试试运气。这次,这家超市的老板非常热情:“店里有装水果的小塑料袋,不知道能不能装得下?这个不要钱,拿走就行。”老板边说边帮张女士拿袋子,这让她很是感动,连忙道谢。
事后,张女士说:“我进第一家超市的时候,店员明知道我急需袋子,非要让我买东西,我不是差这几块钱,而是觉得他们对待顾客的方式太过功利,没有真正为顾客着想。”而第二家店就不同了,店铺虽小,可老板待人和善,十分热情地帮顾客解决问题。
一个小袋子,两本生意经。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反映了两个店铺不同的待客之道和经营理念,相信它们经营的结果也注定不会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