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06日
第03版:03

安置点里,巾帼志愿者送来“暖心餐”

(上接第一版)

汛情来临后,在得知泛区群众需要转移安置后,刘素青和志愿者们想尽自己所能,为他们出一份力。7月30日,刘素青拨通了献县妇联主席麻文婧的电话。

“麻主席,咱们县城里有安置点吗?安置点的人们吃饭怎么样?我们能不能给这些亲人们送饭啊?”刘素青一连串地问。“刘大姐,太好啦,我帮你们联系一下。”麻文婧满口答应。

在献县妇联的帮助下,雨花敬老服务中心同东翟小学安置点建立了联系,决定从8月1日开始,每天免费供应三餐。也就从1日开始,每天早上5点,志愿者们就来到雨花敬老服务中心,开启了一天的忙碌。“早餐8点,午餐11∶30,晚餐6点。供餐时间要保证,我们必须得抓紧把饭做出来。”今年70岁的巾帼志愿服务队队员韩丽秀说,安置点群众以老人和孩子居多,志愿者们就把饭菜做得软烂些、口轻些,尽量符合他们的胃口。

12点,所有安置点人员基本用餐完毕。“她们做的饭菜真可口,我的胃口不好,可在这里吃得很多。”小平王乡元昌楼村76岁的村民胡凤祥告诉记者。

除了照顾安置点群众的一日三餐,刘素青和志愿者们还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有的老人来得急,没有带被褥、毛巾等生活物品,刘素青就记下来,回去找好物品,等下次送餐时给老人们送来。

在献县第一中学上高二的杨子宁,家住小平王乡元昌楼村,因为汛情也被转移到这里。平时小伙儿学习挺用功,但安置点人员聚集,周边环境嘈杂,志愿者李苗担心影响他学习,便及时和刘素青、安置点负责人联系,特意为杨子宁安排了二楼一间教室,供他学习。

为帮助雨花敬老服务中心的老年义工们减轻负担,献县妇联还通过抖音、志愿服务群等载体,向社会招募志愿者。老师、返乡大学生、个体户等爱心人士纷纷前来帮助,最多时,能有20多名志愿者前来帮忙。“非常感谢这些志愿者,前两天由于天气闷热,用电负荷增大,造成电路不安全。来自鸿光物业的志愿者得知消息后,马上派了电工过来帮忙检修,帮了我们大忙,要不然做饭都不赶趟了。”刘素青说。

2023-08-06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00075.html 1 安置点里,巾帼志愿者送来“暖心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