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09日
第06版:06

“名品”变“名牌” 俏销涨身价

■ 本报记者 张梦鹤 本报通讯员 昝利亚 常燕霞 冯 静 李向峰

为塑造一批品质过硬、特色鲜明、知名度高的农产品品牌,在我市“百园提升”行动中,立足“品牌建设提升”主题,不少现代农业园区或做好品牌打造,为园区优质农产品注册商标、申请地理标志商标、创新非遗产品;或不断完善市场化、常态化销售机制,拓展新的线下销售渠道,在提高品牌溢价、提升市场竞争力上各显其能—

“南齐茴香”俏商超

天刚蒙蒙亮,海兴县张会亭乡现代农业园区内,南齐新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工人们就早早到了地头。忙碌收割后,一捆捆鲜嫩的茴香没有直接装车,而是被精心剔除黄叶、杂叶,用保鲜膜等分装成小包,进入了基地旁的冷库内。

“在库内保鲜打冷几个小时,晚上再走货,转过天一早,就到商超的货架上了。今年我们的茴香只走商超,一天能出货2500多公斤,一公斤卖到4元至8元,还供不应求。”合作社负责人齐长岩边整理茴香,边“傲娇”地说道。

也难怪他如此高兴。往年,茴香管理得再好,最终的归宿也是批发市场,每公斤也就2元钱。今年,在“百园提升”行动中,立足“品牌建设提升”主题,合作社不断加强品牌推广,积极拓展线下销售渠道,敲开了各地商超的大门。

“从5月底开始,咱‘南齐茴香’就打入了北京的商超市场,销往北京超市发和北京京客隆等超市。近期,由于产量有限,主打咱沧州本地的大型商超,现在是有市无货,明年我们还得扩大种植规模。”齐长岩不住感叹。

他说,“南齐茴香”能俏销商超,得益于“先天基因”和“后天努力”。

不同于市面上的普通茴香,这里的茴香以能割多刀闻名。“南齐茴香”种植历史悠久,种子都是自产的老品种。秋季,农户把茴香根窖藏储存,来年春季,再把根种在地里生长留种。

“后天努力”让它更加出色。由于无病虫害、抗逆性强,在生产中,也注意不用化肥、不打农药,“南齐茴香”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合作社还特意注册了“康时青”商标,并积极准备各项生产记录和检测资料,全力达到商超的准入门槛。

“去年,园区还给我们新建了一个保鲜冷库,让产业化发展有了‘保鲜膜’。”齐长岩说,多刀茴香保鲜期短,夏季储存是个难题。“以前,来了订单就得赶紧割,割完了赶紧运走。现在有了冷库,茴香能够保鲜,精细加工后,品质提高了一大截。”

目前,合作社正申请“南齐茴香”地理标志和有机产品认证,届时,这特色茴香将香飘更加宽阔的致富路。

“阿杜土鸡”加盟热

“杜总,今天给我发600只白条鸡,再发点料包,咱‘阿杜鸡’卖得不错,原材料又要用完了。”一大早,杜友刚就收到了保定市望都县加盟商的信息。

“望都这家店是我们今年新近拓展的6家加盟店之一,生意一直挺红火,每周都要给他发600只白条鸡。”杜友刚介绍道。

杜友刚是南皮阿杜土鸡食品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作为南皮县乌马营镇现代农业园区的经营主体,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发展华北土鸡加工、销售、养殖产业。在今年的“百园提升”行动中,公司不断完善市场化、常态化销售机制,让加盟店的队伍进一步壮大。

“今年新加盟的店铺,都是建档立卡脱贫户和生活困难群众的创业项目。针对这部分群体,我们免收加盟费,手把手传授制作技艺。这样一来,在叫响‘阿杜鸡’品牌、壮大产业的同时,还能带动大伙儿走上致富路,实现双赢。”杜友刚说,除此之外,公司还积极吸纳有创业想法的市民加入,经过多年发展,已在京津冀的多个县(市)发展了132家加盟店。

销售渠道的壮大,得益于公司在土鸡养殖、加工等产业链各环节的严格把控。

为了保障烧鸡品质,所用原料必须都是土鸡,也因此以“阿杜土鸡”为人们熟知。

“不同于普通养殖场,土鸡的家除了鸡棚外,还有一片杨树林,能让它们自由溜达觅食。春夏时,除了我们配比的粮食饲料,这些鸡还能觅食青草、小虫。”杜友刚说,为了保证它们的健康,每年还要多次投喂中药材,提前进行防疫。这些土鸡,得要一年至一年半才能出栏。

加工环节,也没少下功夫。宰杀前,土鸡要静置3天,宰杀后,还要进行排酸。采用传统秘制腌料古法揉压、按摩,使土鸡每个部位充分入味,再用桃木定型、提鲜,浇淋蜂蜜后卤煮、闷制、晾晒……精进制作技艺、细化原料配比的同时,公司还建起无菌车间,进行流水线生产。为了进一步扩大知名度,杜友刚还注册了“阿杜鸡”商标,申请了烧鸡造型及包装袋的外观设计专利。

如今,南皮“阿杜土鸡”制作技艺不仅成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皮“阿杜土鸡”更被认定为燕赵老字号,上百家加盟店每年可销出800万只烧鸡。不断拓展线下销售渠道,公司每年还参加几十场展销会,让“阿杜鸡”为更多人所熟知。

“今年,俺还计划建设一个土鸡博物馆,让更多人了解土鸡养殖和非遗加工技艺的历史文化,为产业发展注入文化的力量。”涵养产业的文化之魂,杜友刚还要大展身手。

“东光辣根”出国门

走进东光县荣业现代农业园区,广袤田地绿意盎然,碧绿宽阔的叶片簇簇相拥。

“不少人看到这叶子,都以为俺们种的是萝卜。其实这是辣根,可比萝卜经济效益高多了。”摩挲着叶片,东光县荣业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春荣打开了话匣子。

他说,辣根的名字虽然土气,却是个实实在在的“洋货”。这种作物原产于地中海地区,根部有特殊的辣味。

“和芥末比,辣根的辣味儿更加柔和,在不少国家和地区,是日常所需的调味料。由于国外需求广泛,我们种植的几千亩辣根不愁销。去年收了鲜货,都没加工,就全部卖到了马来西亚,一公斤能卖10块钱。”自家辣根走出国门,张春荣不无骄傲。

东光荣业食品有限公司与辣根的缘分,始于深加工。公司自成立之初,就一直专注于深加工大蒜等辣味蔬菜。

“因为生产工艺先进,多年前,大连地区的辣根种植户找到我们,要把辣根制作成干片、粉剂出口,咱才知道,这种蔬菜在日本、马来西亚等地这么受欢迎。”看到小辣根里的“大市场”,荣业公司萌生了自己发展种植基地的想法。

“现在都是覆膜种植,浇水有滴灌带,只要种植后做好保墒,能保住苗,后面就不用咋管理。而且播种、管理、收获都能实现机械化,特别省人工。”通过多年发展,辣根在荣业现代农业园区的种植规模已达到3000多亩。

由于从种到收全部实现机械化生产,公司所属的合作社还制定了辣根栽培精准技术规程,归纳了施肥、定植、病虫害防治、留种、调茬等各个生产环节的重点技术。如今,辣根亩产可达1500多公斤。

不仅如此,他们还牵头成立了辣根行业科技协会,近几年,又相继投资建设了辣根脱水加工生产线、农产品晾晒场、储藏冷库,完善了农产品收储加工设施。

“瞄准国外市场,我们还与安徽、山东等地的外贸企业建立稳固的业务关系,为了达到出口标准,探索出一整套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获得GAP认证。”合作社还不定期组织生产培训会,提高农民安全意识,双向建立投入品的经销和使用档案管理,实现农产品质量追溯。

如今,作为我国北方主要的辣根种植区和加工区之一,园区的辣味调味品加工量稳步提升,年产值达到3500万元,出口创汇折合人民币100万元。目前,园区正申请“东光辣根”地理标志商标,进一步提升“东光辣根”品牌知名度,促进产业化发展。

2023-08-09 ■ 本报记者 张梦鹤 本报通讯员 昝利亚 常燕霞 冯 静 李向峰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00468.html 1 “名品”变“名牌” 俏销涨身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