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8月10日电(记者秦婧)针对省内部分地区遭受洪涝灾害,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全力做好灾区医疗卫生保障和灾后卫生防疫工作,紧扣“大灾之后无大疫”目标,突出抓好医疗救治、环境消毒消杀、饮用水卫生安全、防疫防病知识宣传等重点工作。截至9日,全省累计设置临时医疗点1157个,派出巡回医疗队1108支5270人,卫生防疫队1359支5180人。
医疗服务保障方面,河北已累计设置临时医疗点1157个,派出1108支5270人的巡回医疗队,为灾区安置点群众提供上门医疗卫生服务,确保伤病群众得到及时救治。同时针对老弱孤残及孕产妇,血液透析、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做好摸底登记、建档立卡,建立安全就诊转诊工作机制和绿色通道,已累计接诊需连续性医疗特殊人群7400余人次。组织专业人员对灾区群众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理危机干预,消除群众心理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已累计派出心理应急救援队222支573人。此外,同步抓好救灾人员医疗服务。为各类社会组织、志愿者等抢险救灾人员提供诊疗服务1700余人次。
灾后卫生防疫方面,继续做好灾区易发生的肠道、呼吸道传染病,以及食源性疾病等应急监测,实行传染病疫情零报日报制度,做好应对霍乱、伤寒、痢疾等重点疾病医疗救治准备。同时强化饮水安全检测,累计派出卫生监督队伍223支782人,深入安置点等密集场所逐一摸排,对灾区饮用水水质检测进行全覆盖式巡查。(下转第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