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13日
第03版:03

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

正式开始海冰综合调查作业

8月12日,科考队员在布放海冰物质平衡浮标。 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雪龙2”号8月12日电 8月12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航行至北纬81度附近海域,正式开始海冰综合调查作业。

北京时间凌晨5时左右,“雪龙2”号搜寻到合适的作业海冰。经先遣科考队员探察完冰面安全区域后,执行首站海冰综合调查作业的科考队员携带科考设备,沿着舷梯步行下冰。随后,科考队员分别进行了海冰物质平衡浮标布放、海冰冰芯采集、无人机海冰光学观测等9项作业。整个过程持续约5小时。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副研究员、大洋队海冰环境组组长林龙介绍,海冰综合调查作业是此次北冰洋科考的重要环节之一,主要任务包括冰基浮标布放、海冰采样、冰上试验三个部分。

林龙表示,根据作业时间的不同,本航次海冰综合调查分为短期作业站位和长期作业站位两种。每个短期作业站位作业时间为4至5小时,而长期作业站位时间则可持续3至5天。此外,考察队将借助作业中布放的无人值守设备对海冰进行长期观监测。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工程师、大洋队队长陈超表示,本次北冰洋科考海冰综合调查将体现诸多科考创新,如首次在北极布放次网格尺度浮标阵列、首次在北冰洋使用延绳钓方法调查冰下鱼类等。

海冰综合调查作业是在考察队结束第一阶段任务——中北冰洋太平洋扇区大洋科考主要作业任务后立即开始的。根据计划安排,考察队将继续前往位于北纬85度附近的加克洋中脊区域,抵达后将开展洋中脊地质和地球物理相关专业的调查工作,航行期间根据海冰情况择机开展海冰综合调查。

北京时间8月11日17时50分,随着最后一项海水样品采集作业的完成,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的第一阶段任务——中北冰洋太平洋扇区大洋科考主要作业任务全部结束。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中北冰洋太平洋扇区大洋科考作业于7月26日开始。在长达17天的作业中,考察队乘坐“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围绕物理海洋、海洋化学、海洋生物等多门相关学科,执行了大气、海冰、海洋和底质环境调查、生物群落和资源调查以及污染物监测等10余项作业项目。

2023-08-13 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00909.html 1 正式开始海冰综合调查作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