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14日
第06版:06

市教育局

以澎湃爱心 传熠熠明德

—“童心明德”主题实践助推沧州德育教育品牌建设

市车站小学“麦子熟了”主题实践课

市十六中学子开展志愿服务

本报记者 赵玉洁 本报通讯员 夏 琳

前不久,第27届“七巧科技”全国总决赛落下帷幕。沧州市上海路小学代表队经过激烈角逐,斩获团体冠亚军和多个个人奖项。

自2018年市委宣传部与市教育局共同开展“童心明德”主题活动以来,市教育局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积极开拓新思路、探索新举措、谋划新发展,充分发挥学校德育教育主阵地作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

5年来,全市中小学德育教育水平日益提升,全市少年儿童的文明素质持续提升,全市德育教育的社会影响力愈加增强,沧州德育教育品牌建设再上新台阶。

市上海路小学

崇德向善 香雅育人

“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男孩儿身着直裾,儒雅大方;女孩儿头戴步摇,裙裾飘飘。二人相见,男孩儿拱手作揖,女孩儿万福回礼。

眼前这番情景,若不是身处校园,你一定会以为自己穿越了。

在上海路小学,每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师生们都会穿上自己喜爱的汉服,习古典礼仪、奏丝弦雅乐、学传统技艺,度过一个难忘的“汉服周”。

市上海路小学始终秉承“闻香向雅 沐香笃行”的教育理念,将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植爱党爱国之情、弘扬民族精神作为学校丰富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孩子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学校大力开展“童心明德”主题活动,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孩子们崇德向善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

师生们不仅可以穿汉服,还能在校园里赶文化大集。开学时,大鼓队在校门口迎接孩子们的到来。各式各样的非遗文化摊位在操场上一字排开,铁皮焊接、竹刻、制香、古籍修复、传拓、面塑……非遗传承人为师生们精彩展示传统技艺,大家在一饱眼福的同时,更感受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

不仅如此,上海路小学还大力发展各类社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广泛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公益节、足球赛等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孩子们的课外生活。同时,学校还加强校外活动阵地建设,依托博物馆、人防馆、图书馆、科研院校等,建立了一批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市重庆路小学

弘扬优秀传统 厚植文化情怀

着汉服、正衣冠、敬茶、加冠、谢师……每年毕业季,市重庆路小学都会举行一场饱含传统文化元素的毕业典礼,让同学们在亲身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树立起身为新时代少年的使命感。

市重庆路小学围绕二十四节气精心设计校本课程,并通过多彩非遗社团,让充满生活气息的节气文化直观生动地展现于孩子们面前。

冬至时,国画社团的成员们,身着汉服,手持毛笔,在团扇上轻描细画。不一会儿,点点红梅、青青萝卜、白皮绿边的水饺、热气腾腾的火锅、栩栩如生的虎头鞋便跃然纸上,将绘制《九九消寒图》、吃饺子、涮火锅、赠鞋帽等冬至习俗展现得淋漓尽致。

雨水节气时,市重庆路小学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在沧州市大运河公园联合举办“义卖活动献爱心 传承非遗暖真情”——重庆路小学雨水节气慈善义卖会。葫芦烙画、绳编、刻瓷、糖画、肖像剪纸、结艺、微雕艺术、面塑、篆刻、寿山石雕、传拓等30余个非遗项目现场展演。孩子们用自己的零花钱购买心仪的作品,并将钱小心翼翼地放进爱心箱。作为学校养成教育的一次创新实践,这一活动通过展现非遗文化,更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清明节前夕,重庆路小学开展了以“祭英烈知党恩 延绵红色基因”为主题的祭扫活动。同学们来到马本斋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寄托无限哀思,深刻体会到了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市车站小学

树立身边榜样 争做劳动达人

市车站小学围绕“搜、写、讲、画、演、展、做”等方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以身边的好人故事为载体,传颂美德事迹,树立鲜活榜样,引领童心向善、向美。

在“要追就追这样的星”主题活动中,利用升旗仪式,大队辅导员杨春峰为少先队员讲述了奥运冠军全红婵的故事。他说,全红婵刻苦训练、为国争光,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生命之花”,这才是同学们应当追的星!

每一名队员心中都有自己的“星”,他们是钟南山、袁隆平、龚全珍、张桂梅、杜富国……各中队举行了“要追就追这样的星”班队会,队员们踊跃分享自己心中最闪亮的明星故事。

曾赴武汉抗疫的“最美逆行者”张丽和“沧州好人”代表、消防员水浩南受邀走进校园,与少先队员联欢。张丽讲述了自己在支援武汉抗疫期间的经历,鼓励队员们要做到“心中有家国,眼中有方向,坚持就是胜利”。水浩南与大家分享了日常训练和参与救援的经历,呼吁少先队员们关注生活中的隐患,积极学习消防知识,保护好人身安全。

少先队员们簇拥着两位“明星”,一起谈理想、话未来,希望长大后也能像他们一样为社会贡献力量,成为国家的栋梁。

劳动技能大比拼、“麦子熟了”主题实践活动、“品味秋天”丰收节……一系列特色活动在孩子们心中牢固树立起劳动创造美、劳动最光荣的理念,形成了人人爱劳动、争做小达人的良好校园风尚。

市十六中

传承红色基因 投身志愿服务

市第十六中学结合中学生身心成长特点与学校实际制定实施方案,以“童心明德”为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

为使学生们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情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学校召开了“强国复兴有我”主题班会。通过主题演讲,教育引导学生们理解“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教育引导他们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党的百年历史不仅是一部光荣的奋斗史,更是一部最丰富、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学校紧紧抓住青少年阶段的“拔节孕穗期”,开展了“名师讲堂”党史主题教育。“名师讲堂”以校本课程为依托,利用历史学科与党史的联系强化党史主题教育。通过直播与录播的方式,党员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带领学生们回顾百年党史,体悟党的精神。现场同学们积极回答问题,适时展开讨论,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清除学校卫生死角、修剪校内绿植、捡拾路边的烟头和垃圾……学校多次组织学生在校园及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在服务他人、奉献爱心的过程中,强化责任意识,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2023-08-14 —“童心明德”主题实践助推沧州德育教育品牌建设 市教育局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00959.html 1 以澎湃爱心 传熠熠明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