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20日
第04版:04

持续推动供应链、物流配送、商品和服务下沉以及农产品上行

我国三年内将建立县域商业体系

农村流通贯通城乡、连接生产和消费,是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近日,商务部会同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邮政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部门印发了《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按照《计划》,我国将启动县域商业三年行动,持续推动供应链、物流配送、商品和服务下沉以及农产品上行,加快补齐农村商业设施、商品服务等短板弱项,重点在“四个进一步”上下功夫,确保到2025年,建立起县域统筹,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县域商业体系,促进农民增收和消费提质良性循环。

进一步强化政策扶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2023—2025年,商务部将继续安排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各地不断完善县域商业网络和物流配送体系,让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的渠道更通畅。

进一步优化设施功能。增强乡镇商业的集聚效应和村级商业便民服务能力,改造升级一批乡镇商贸中心、集贸市场、乡镇大集和农村新型便利店,优化市场消费环境,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努力让农村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买到与城市同样质量的商品,享受同样标准的服务。

进一步加强主体培育。支持各类农村经营主体数字化、连锁化转型,加强供应链建设。采用企业联盟、股权投资等方式,培育县域龙头企业。发挥农村商业带头人作用,建立适合县域发展水平的消费品和农资流通网络。

进一步创新发展模式。鼓励具备条件的农村地区探索发展智慧物流、即时零售等新模式,支持县域邮政、供销、电商、快递、商贸流通等各类主体市场化合作,开展共同配送服务。

《计划》提出,“鼓励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依托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乡村旅游集聚区和休闲露营地,打造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家乐、自驾游等精品线路,吸引市民下乡消费。继续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推介一批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建设一批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计划》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进一步畅通,农民增收和消费提质实现良性循环,更好满足乡村产业振兴和农村居民生产生活需求”作为工作目标之一。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司长李刚说,商务部扎实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持续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逐步建立起“骨干批发市场+零售终端+生鲜电商”的多渠道流通格局。

李刚说,在县域商业三年行动中,将积极推动建立安全、畅通、高效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拓宽农产品上行渠道,让农民的好收成变成实实在在的好收入。

一是强化节点,抓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显示,我国农产品产地设施化处理率不足1/7,是影响流通增值的重要因素。下一步,将重点支持农产品流通、电商和商贸企业向生产环节延伸产业链,建设集配中心、仓储设施,增强农产品设施化、商品化处理能力。

二是完善链条,抓农产品供应链转型升级。2019年以来,商务部开展了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升级改造了50多家农产品批发市场和2000多个零售终端,打造了300多个跨区域特色农产品供应链。下一步,将重点补齐乡镇集贸市场设施短板,鼓励龙头企业牵头打造农产品供应链,增强对农业生产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三是优化网络,抓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冷链物流对保障食品安全、降低流通损耗具有重要支撑作用。2021年以来,商务部累计支持各地新增冷链设施超过350万吨。下一步,将重点完善农产品集散地冷链分拨网络和销地冷链配送网络,布局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公共冷库、低温配送中心等冷链设施。

四是促进创新,抓农产品电商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将重点推广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发展网订店送、即时零售等线上线下融合新业态,促进电商与农村产业全链条深入融合。

五是搭建平台,抓农产品产销对接合作。下一步,将继续举办各种专题促销、集中采购等多种形式的对接活动,搭建平台,建立健全农产品产销对接合作长效机制。

据《人民日报》

2023-08-20 持续推动供应链、物流配送、商品和服务下沉以及农产品上行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01620.html 1 我国三年内将建立县域商业体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