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22日
第03版:03

“榜样母亲”张秀珍:

学一门手艺 献一份爱心

本报记者 孙 杰

“秀珍,今天理发店开门吗?我去了几趟,你都没在。”8月11日一大早,在孟村回族自治县新县镇杨庄村的集市上,村民韩金花终于见到村里美发店的老板张秀珍,并约好了染头发的时间。

今年43岁的张秀珍,在村边开了一间理发店。这家理发店其实是一处不大的民房,连个像样的牌子都没有,仅在外墙上贴着“好再来美发”几个字。但就是这样一家门店,却拥有着众多的“铁杆”顾客。张秀珍经常有事不能正常开门营业,大家哪怕等上几天也会等着她。

“秀珍干活利索、脾气好,大家都喜欢找她做头发,每次都很满意……”村民韩金花的话道出了美发店经营背后的“秘密”。

其实,经常让顾客跑空,张秀珍也觉得怪不好意思,可她“不务正业”是因为别的地方也需要她。照顾患病的公婆、义务到养老院理发、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张秀珍的生活过得充实而精彩。

张秀珍家之前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2年,她的丈夫患白血病去世,不仅留下巨额债务,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和体弱多病的公婆需要照顾。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导致张秀珍得了多种疾病,直到现在,她也无法长久站立和做重体力活儿。

后来,县里人社部门组织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张秀珍参加了剪发技能培训,学成后便在村里开了这间理发店。她把理发价格定得很低,而且给老人和孩子剪发还会再优惠一点。服务好、技术也不错,再加上父老乡亲支持,张秀珍的生意十分红火。多年来,她一边努力工作,一边偿还债务,生活渐渐有了起色。

“我这些年带着公婆和孩子,没少得亲戚朋友及乡亲们帮衬,做人得懂感恩。”张秀珍说,2016年4月,她加入了当地的一个爱心协会。“出钱我可能不行,但出力的事我绝不含糊。”从2017年开始,她义务为本村和邻近两个村的五保老人上门理发,还每月定期到两家养老院为80名老人义务理发。

张秀珍的自立自强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她的孩子。在张秀珍理发店里间的卧室橱柜上,贴满了孩子的奖状。这些奖状都是儿子上学以来获得的,记录了孩子的成长历程。看着它们,张秀珍既高兴又自豪:“我现在最欣慰的就是孩子们争气,学习努力。现在女儿上大学,儿子马上升高三了,学习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

这位朴实憨厚的农家妇女,虽然肩上扛着生活的重担,可始终乐观坚强面对。她因孝敬老人、善待邻里、回报社会,获得“沧州市榜样母亲”、2023年月度“沧州好人”、孟村回族自治县“公益家庭”及“道德模范”等多项荣誉。

2023-08-22 本报记者 孙 杰 “榜样母亲”张秀珍: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01749.html 1 学一门手艺 献一份爱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