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22日
第04版:04

扭住症结 靶向发力

再谱行别营镇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盛夏时节,河间市行别营镇大地生机勃勃。传统产业提档升级、项目推进有条不紊,乡村建设如火如荼……一幅不负韶华、只争朝夕的奋进画卷铺陈舒展。

近年来,河间市行别营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市各项工作要求,扭住症结靶向发力,解放思想奋发图强,按照推进高质量发展要求,抓产业、抓项目、抓招商,加速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特色农业项目、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发展,绘就了一幅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新图景。 

“我们将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振兴乡村、富民强镇、群众安居乐业为根本目标,实绩论英雄,实干建新功,奋力谱写行别营镇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行别营镇党委书记于兴亮对行别营镇的发展充满信心。

长鸣钟 利长远 质量安全严查立改

筑基石 优人居

乡村振兴硕果累累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关乎人的生命,更是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

今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15”晚会曝光河间市绝缘子翻新问题,行别营镇第一时间召开党政联席会议,连夜研究制定处置方案,组建专门力量立即对曝光的涉事企业依法取缔到位,并组织各村对镇域所有绝缘子生产企业开展拉网式排查,做到严查立改、举一反三;组织镇村两级干部大会,认真学习了《河间市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实施方案》和《河间市绝缘子产品质量整治提升工作实施方案》,结合全镇工作实际,进一步细化各时间节点的行动内容和职责分工,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确保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落细落实。

排查整治中,一方面,依据相应产品标准,督促生产企业在原材料采购控制、人员能力、生产过程控制、出厂检验等方面开展质量安全风险自查,对发现的问题和风险隐患进行整改。另一方面,集中力量对镇域重点产品、重点行业、重点问题开展全面隐患排查,对绝缘子产品进行专项排查,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流通。自行动开展以来,累计检查重点工业产品销售企业145家次,主要包括电线电缆企业15家,涉绝缘子产品企业18家,共发现问题隐患4个,已全部建立排查整改台账,处置到位、动态清零。

在排查整治的同时,成立镇再制造行业规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和任务,集中精力,形成合力,五指并拢抓落实;成立行业协会,吸纳龙头企业进入协会,聚集资源发挥作用,推动行业自律性管理;按照河间市再制造产业整顿提升“三个一批”工作方案,系统分析全镇再制造企业情况,对接监管部门联合执法,对不符合改造提升条件的坚决落实“两断三清”取缔措施,坚决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和营商环境。此外,注重对企业的负责人和质量管理相关人员进行质量安全法律教育,向其宣讲产品质量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告知违反规定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引导企业履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提高经营者诚信守法意识。

“不甩锅、不推诿、全盘接受、全力整改。我们必须主动完成从‘应对者’到‘主动者’的身份转变,唯有如此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也才能让政府部门的公信力更加深入人心。”于兴亮表示。

为了更好统筹质量、安全和发展,防范类似事件重演,行别营镇对18家绝缘子企业、113家再制造企业和个体经营户,逐一明确驻场员,逐户核查是否存在与本企业不相符的商标、产品等问题,对发现排查期间仍然私自生产的企业坚决予以取缔,并倒查责任,严肃予以追责问责;对绝缘子企业开展回头看,再次核实各项封停措施是否真正落实到位,如发现封而未停、私自生产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予以严厉打击。

同时,积极对接监管部门联合执法,在镇域持续开展产品质量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以零容忍、严执法的力度和决心,严厉打击各类破坏营商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强力规范市场主体经营行为,倒逼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坚决守牢安全底线、质量红线,全力以赴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截至目前,执法部门累计立案4起,经济处罚8.5万元;停业整顿474家,依法取缔129家,吊销证照2个、暂扣证照81个,对4家企业实施了联合惩处;警示约谈企业负责人22人,通报6个,发放卡单函令40个,移送司法机关8人。

当下,行别营镇绝缘子翻新问题已完成立行立改,重组、关停、严管……一系列的主动措施,让各类产品质量安全在危机中也孕育出了新的生机,品牌效益持续攀升,市场认可度日益增强。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

河间市英杰红薯种植协会成立于2013年,是集育苗、栽培、管理、销售于一体的红薯种植服务机构,现有会员300余人,种植品种主要有市场上热销的西瓜红、烟薯25、龙薯九、冀薯26等。今年,英杰协会种植了2000多亩红薯,红薯秧850万株。

谈起红薯,协会负责人刘晨晨笑容满满,他说道:“今年种植的烟薯25红皮红心,软糯香甜,深受消费者喜爱。每亩地产量7000多斤,预计今年纯收入达到400多万元。”

往日不起眼的小红薯,现在变成了农户增收致富的新希望。这只是行别营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一个缩影。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上,行别营镇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做好乡村振兴各项重点工作,紧紧围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大力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村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镇耕地面积52441.11亩,成立合作社36个,家庭农场38家,500亩以上大户18户,流转土地面积29991.43亩,流转率57.19%。积极推进种植节水压采项目,发展休耕土地390亩,旱作雨养1290亩,安装浅埋滴灌1102亩;广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830亩;加强高标农田建设,铺设防渗管道4.8公里,修建扬水点15个,安装变压器8台,低压线2.9公里,新修田间道路1.9万平方米,喷灌200亩。

如今,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农民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和能人大户为基础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异军突起,成为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行走在行别营镇的村庄,座座房屋错落有致,条条道路四通八达,房前屋后花繁果盛……给人一种简爽而美好的感觉。“我们始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深入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于兴亮说道。

全力推进农村街巷硬化。各村把背街小巷硬化作为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发动群众,凝聚合力,统筹规划,集中攻坚,有力有序推进村庄背街小巷硬化工作。截至目前,各村新硬化街巷累计1.9万平方米。

扎实做好坑塘治理管护。与抓好防汛和防溺水工作有机结合,将坑塘治理与垃圾清理、村庄绿化亮化同步推进,动用挖掘机、翻斗车等大型机械对村内坑塘实施清淤、清杂物工程,扩大坑塘蓄水能力;在坑塘周边安装网状围挡,设立安全警示牌,杜绝溺水事故的发生。

持续开展村庄卫生清理。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示范带动作用,持续广泛发动辖区群众,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有机结合,集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重点清理主次干道,修剪绿化苗木,整治背街小巷,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狠抓景观建设。对沿镇区东大线实施景观提升项目,增加植物组团,丰富景观层次,装饰绚烂彩灯,扮靓乡村夜景,着力打造一条可游可观可赏的靓丽风景线。

……

外修“颜值”,内塑“气质”。行别营镇把制定《村规民约》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手段,立足本村实际,以培育文明村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主线,不断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弘扬公序良俗,倡导移风易俗,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推动村级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同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广泛开展了“游园灯会闹元宵”“学雷锋志愿服务”“关爱老党员”等多项为民服务活动,乡村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政通人和氛围愈发浓厚。

一个个高质高效的农业产业迅速崛起,一座座风景如画的美丽乡村令人心旷神怡,一粒粒增收致富的希望种子在阡陌纵横中萌发成长……行别营镇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步履铿锵。

奋斗成就梦想,实干点亮未来。行别营镇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工业立市、项目强市”战略不动摇,始终坚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再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强工业 兴产业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

今年,省工信厅认定行别营镇为2022年省汽车配件产业名镇(离合器类),这是该镇(乡)被认定为2021年省电线电缆产业名镇、2020年省工艺玻璃产业名乡之后的第三个荣誉,成为全省唯一连续三年获得三项省级认定的特色产业名镇(乡)。

这一切离不开行别营镇对项目建设的不断求索。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和“源动力”,近年来,行别营镇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工业立镇、产业强镇”不动摇,全镇上下勠力同心、创新实干,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为了项目干,着力打造河间工业重镇。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方面,狠抓线缆、汽配、工艺玻璃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加快转型升级。线缆产业以华伦公司的转型升级为模本,对江源线缆、大港线缆、津盛线缆等支柱型企业进行转型升级,调整产品结构,从传统橡套向铝合金、光纤、特型电缆等多元产品发展,走尖端科技模式,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汽配产业以丰东、众诚、奥利泰克、巨擎、蓝天等公司为龙头,由单一汽车离合器组装向技术含量更高的汽车减震器、消声器等汽车零部件生产方向发展,并完成了与金龙客车、陕汽重汽等公司对接;工艺玻璃产业以澳林玻璃智造产业园和明亮公司为重点,着力引导工艺玻璃产业良性健康发展,通过做大玻璃企业总量和提升玻璃制品附加值,构建玻璃制品“大而强、精而美”的发展格局。

项目和产业园建设方面,建立重点企业培育库,对入库企业“一对一”精准帮扶,保障各项惠企政策落实到位,去年新增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23家;书记镇长全程协调、人大主席全程跟办,全方位保障澳林玻璃智造产业园建设进度和落地项目服务对接,现园区38栋楼12万平米厂房已建设完成,认购企业97家,入园生产企业8家,冀兴、畅兴2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投产,另外3个亿元以上项目正在抓紧施工。

高质量发展的蹄疾步稳,离不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行别营镇秉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转变观念、换位思考,坚持服务优先,寓监督管理于服务中”“首违不罚、轻违不罚、龙头慎罚”的理念不动摇,深入实施“河间亲商助企十条措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力度,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

镇党委政府持续加强与职能部门、金融机构的沟通对接,扎实做好银企之间的“联络员”、政策解读的“宣传员”、解决困难的“服务员”,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问题,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同时,依托讲座讲坛、行业协会等方式途径经常开展管理培训和沟通交流,组织企业家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开阔眼界、创新思维,邀请业界专家讲授新思想新理念,以解放思想推动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华伦线缆、蓝天消音器、金帛冲压等工业企业积极推进“数字车间”改造,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巨擎公司研发出重型货车自动挡AMT离合器,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华伦线缆2022年荣登省制造业民营企业百强榜单;盛新线缆等7家企业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华伦线缆、大港线缆、丰东汽配3家企业入选省级“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10家……

从一项项指标竞相“站高”,到一家家企业化身“顶流”,行别营镇收获的不仅仅是稳步攀升的发展数据,更是发展的底气。

2023-08-22 再谱行别营镇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01779.html 1 扭住症结 靶向发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