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23日
第06版:06

“小候鸟”的多彩假期

■ 本报记者 宁美红 本报通讯员 王 贺

蒋观恒义务教学

“小候鸟”登台演奏

“爷爷,睡醒了吗?起来上课啦!”正睡着午觉,迷迷糊糊间,蒋观恒听见几声小心翼翼的童声。一睁眼,几个孩子正嬉笑着站在炕头前。

蒋观恒佯装生气道:“这还没到上课的点儿,就来催。”嘴角的笑容却是一点儿藏不住。

三步并作两步,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教室”。蒋观恒坐在电子琴前演示,十几个小朋友拿着葫芦丝围在他身边。孩子们没有什么固定座位,更没有什么课堂纪律,蒋观恒弹着,小朋友们学着,不知不觉间,两个小时的课程就结束了。

“就是玩。”简单三个字,蒋观恒给这堂音乐课定了性。这已是他教授葫芦丝的第三年。

蒋观恒是渤海新区黄骅市常郭镇蒋庄村的党支部书记。2021年,他初上任,引领乡村建设,想法颇多。“精神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不缺吃穿,物质生活上去了,应该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加把劲。”

从哪里开始着手呢?蒋观恒没少琢磨。正巧赶上夏季大雨,大大小小的坑塘成了不小的隐患,这给了蒋观恒灵感。

“假期孩子无人照管,万一发生溺水等事故可不得了,何不利用自己的特长把孩子们都聚到一块?这样,孩子们的安全有了保障,还能学点音乐知识,陶冶情操。”蒋观恒想,自己爱好葫芦丝,不如在假期组织个葫芦丝学习公益班。于是,“小候鸟志愿服务项目”应运而生。

想法一出,不仅得到了大部分村民的支持,小朋友们更是跃跃欲试。

但要办一个公益学堂,却不像“就是玩”这么简单。

没有场地,协调村“两委”办公室当教室;没有教具,自己找朋友拉来赞助;缺少老师,找到亲朋好友客串……问题一个接一个,蒋观恒一个一个去解决。

最难的还在开班后。

孩子们没有音乐基础,学起来,进度并不快。有时,一个知识点讲一两个小时,有的孩子还是听不懂。一节课下来,没有得到及时反馈的蒋观恒体乏心更累。

但他没有放弃。“孩子们一定会带给你惊喜。”他一直相信这句话。

不经意间,惊喜悄然而至。

由于不是专业教学,为了让孩子们更快入门,蒋观恒并没有教授较为枯燥的乐理知识,而是直接带孩子们学习指法。一日,他照常演示一首新曲子,竟有学生有模有样地吹了出来,还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8个音符。“现在,我用电子琴弹哪个音,学生们就能准确地说出来。”

孩子们的天赋让蒋观恒惊喜,也让他十分自豪。在学习葫芦丝后,孩子们也享受到了音乐的乐趣。

“今年‘六一’儿童节的前一天,几个小孩儿神秘兮兮地找到我,说他们要在节日中表演葫芦丝,邀请我去伴奏。那一个个小模样,又骄傲又神气,我看着也特别开心。”蒋观恒分享了一件趣事。

前不久,在常郭镇举办的“四季村晚”上,“小候鸟”班一连演奏《金孔雀轻轻跳》《荷塘月色》《军港之夜》《婚誓》四首曲目串烧,掀起了晚会的高潮。不仅如此,“小候鸟”们还受邀到渤海新区黄骅市2023年第二批“身边好人”“文明市民”表彰现场进行演出。接二连三的表演不仅精进了孩子们的技艺,更增强了他们的信心。

如今,在蒋庄村,经常能看到一些小朋友举着葫芦丝,一路吹着。悠扬婉转的乐声,成了乡村振兴中最动听的协奏曲。

2023-08-23 ■ 本报记者 宁美红 本报通讯员 王 贺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01886.html 1 “小候鸟”的多彩假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