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重任中,最艰巨的任务仍然在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的精神,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抓好导向,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人民富裕富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党建+产业”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说一千道一万,收入增加是关键。坚持“党建+产业”的发展体系,从乡情民情出发,加快推进乡村重点领域和产业结构改革,激发内在活力。将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传统耕作方式与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有序衔接,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做好“土特产”文章,打造农业产业强乡。发挥新业态优势,加快推进互联网与农业农村的深度结合,打造农业新发展产业链,实现乡村经济有序发展,让产业发展红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村民。
“党建+人才”强化人才支撑,为乡村振兴厚植人才根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迫切需要一大批高质量人才。围绕乡村振兴需求,全方位培养各方面人才,要坚持“党建+人才”的发展机制,做到真心爱才、细心育才,致治之要、育才为先。要着眼于基层需求,创新基层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年轻干部“下蹲基层”,发挥基层老书记、老师傅的引领作用,以老带新,形成“一对一”“传帮带”的育才模式,培养一批懂技术、晓民情的“土专家”“新秀才”。留住人才是用好用活人才的保障,要最大程度地关心人才发展,满足最现实、最基础的需求,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让乡村留得住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
“党建+生态”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中国要美,乡村必须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以“我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我”的理念增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坚持“党建+生态”的发展理念,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发展的理念,发挥基层党组织“四两拨千斤”的引领示范作用,探索适合本土的绿色发展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人民福利。
“党建+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焕发发展新活力。乡村振兴不仅要有产业的振兴,还要有文化的繁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基层党组织要深挖乡村文化魅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构筑物质文化“同心圆”,培育乡村新风尚、焕发农民新风貌。文化对产业具有推动作用,在“村晚”“村BA”“村超”中,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坚持“党建+文化”的发展道路,讲好乡村故事、盘活文化资产,用乡土文化哺育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精神文化的追求,让民众有所栖、有所依,打造“大辟天下”的精神乐园。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是党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必须遵循的工作指南。要健全乡村发展体系,强龙头、聚人才、重生态、兴文化,汇聚全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走“党建+”的乡村振兴路径,为乡村振兴按下“快进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