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智力 李其征 本报通讯员 彭锦帅
“这是洪水退去后,我进的第一批鸭苗,总共6000只。在县农业专家的指导下,现在鸭苗成活率很高,我相信很快就会挽回损失。”看着满舍的鸭苗,献县张村乡大八里庄村养殖户张腾说,这批鸭苗长势良好,再有一个月就可以出栏。
连日来,县农业农村局畜牧专家走访受灾一线的肉鸭养殖户,指导村民对鸭舍周边积水进行抽排,并帮助养殖户对鸭舍进行消杀作业,就鸭苗的成长提供技术指导,确保鸭苗尽快引入、安全成活。
受此次汛情影响,献县泛区种植户、养殖户遭受到了不同程度损失。8月中旬以来,献县农业农村部门牵头,党员干部带头,组成10余支专家团队深入受灾一线收集灾情信息,并分片分户精准提出应对措施,及时把科学有效的农业技术服务送到受灾群众身边,着力提高种植户、养殖户恢复生产的信心,努力帮助受灾群众和经营主体渡过难关。
“受灾地区恢复生产工作,是当下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洪水退去后,我们就第一时间深入养殖户和种植户家中,了解他们恢复生产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日常管理、防疫等方面进行指导,为农户做好复产提供坚实保障。”献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马海涛说,“农户有了信心,农业恢复生产才有希望。”
在献县小平王乡西刘庄村种植大户赵政传承包的田地里,加快排水的同时,植保无人机正在对玉米喷施叶面肥,缓解玉米长期被水浸泡的影响。“在农技人员的指导帮助下,农田损失已降到最低。我们坚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赵政传坚定地说。
马海涛表示,接下来,县农业农村局党员干部将坚持下沉一线,通过精准发力、协调联动,继续帮助农户做好消杀、防疫、修缮等工作,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减少损失,尽快恢复生产,让他们的生活早日回到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