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杰
一面大鼓上飘出一条红纱巾,意境和氛围之外,非遗与技艺、新潮与传承,在照片《国风·美女》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张由任丘摄影爱好者张友芳拍摄的照片,获评“我的家园 大美沧州”摄影作品展一等奖。
照片中的大鼓直径2米多,是典型的任丘大鼓。任丘大鼓起源于明代万历年间,距今有400多年历史,现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逢年过节,任丘各村都会敲响大鼓表达喜悦心情,其中,付家村成立大鼓队时间较早,各类活动红红火火,声名远播。今年5月,任丘市摄影家协会邀请国内著名模特,连同协会成员共20余人走进付家村,开展“宣扬鼓文化”活动。张友芳记得,那天他们到达时,乡亲们已在村口等候多时,大鼓队员敲响雄浑有力的大鼓,表达对客人的欢迎。现场鼓声震天,气氛十分热烈。
在大鼓队员表演结束后,有人提议让模特和大鼓队员拍照留念。随后,美女模特被扶上大鼓,她身穿红色的长款国风裙子,肩披长长的红色纱巾,两名大鼓队员分别抓住纱巾一角,扬起、松开,纱巾随风飘起,加上周围大鼓队员和群众的笑脸,这一切让张友芳的眼前涌现出一幅最美中国风的景象。她情不自禁地按动快门,抓拍下最美瞬间,由此诞生了《国风·美女》。这张照片呈现了国风与非遗技艺的融合,再加上喜庆的“中国红”,传递出人与物之间的情感联系,拍摄视角独具匠心,备受好评。
借国风元素让非遗“潮”起来,也是张友芳拍摄的初衷。她说,近年来,国潮国风成为年轻人追求的新时尚,将非遗文化以国风韵味展现出来,可以探索中国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更能圈粉年轻人,引领新潮文化。文化薪火,在此间绵延传承。
按动快门虽然只是一瞬间,背后却是张友芳对摄影几十年的热爱与努力。今年57岁的张友芳是华北油田采油一厂退休职工,年轻时就喜欢摄影,长期以来,她关注拍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任丘市青塔乡有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传承人赵树谦,经常去任丘市文化馆教孩子们剪纸。张友芳以他为主角拍摄的《传承剪纸技艺》,在全国文化(群艺)馆联盟“我们的中国梦·非遗主题摄影联展”中展出并获奖。
“传统文化充满魅力,为我们增加了许多拍摄元素。”张友芳说,接下来,她将尊重传统、接轨当下,保持创新思维,让更多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浪潮里“出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