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喜欢运动。对我而言,运动不仅给了我健康的体魄,更塑造了我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性格。
小时候,我家附近有一座游泳馆,我经常一放学就往那儿跑。哪怕有时因为有事去不了,也得抽时间在楼下跑上两圈。只不过,后来随着学业慢慢加重,这份喜欢也就渐渐放下了。
真正重拾运动,是参加工作以后。
我从事的是金融行业,这些年,因为工作调动,我去过很多地方。频繁的工作调动,再加上行业压力比较大,运动就成了我熟悉环境、释放压力的有效方式。
起初,我是坚持晨跑,从最初的3公里到后来的5公里,每个星期跑3次。人都有惰性,一开始的时候,我也坚持不下来,跑上一会儿就气喘吁吁累得不行,脑子里生出无数个想要放弃的念头。每到这时,我就给自己打气:“再坚持一下,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哪怕慢一点儿也无所谓,只要坚持下来就行。”
从2022年初起,我又重新拾起了游泳,每个星期坚持游4次。在这期间,我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新朋友,我们一起锻炼身体,一起挑战一个又一个困难。
最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16日,我和其他几名来自沧州的游泳爱好者一起成功横渡长江,连续1小时16分钟不停歇,游程约6000米。
在这之前,我还从未在公开水域参加过横渡活动。
长江水流湍急、暗流汹涌,对渡江者的体能和胆识考验极大。也正因如此,很多人都称渡江是“勇敢者的挑战”。但在得知武汉将举办渡江节时,我还是第一时间就报了名。
在公开水域游泳不仅耗费体力,也需要丰富的经验。这是因为公开水域水深浪急,水下环境也更为复杂,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水下则很可能有漩涡、水草或其他坚硬的东西,受伤后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呛水。其次,公开水域的水面和水下温差很大,很容易造成抽筋、头晕,继而发生危险。
为了确保安全,我们在渡江前,进行了为期4天的集训。第一天,光是踩水训练就进行了半个小时,每天还有4000米的游泳训练,大伙儿都是咬着牙坚持下来的。
终于,横渡长江的日子到了。我们以方队的形式一起出发,当时虽然已是7月中旬,但水温依旧很低,好在我很快就适应了,成功闯过第一道关。
可随着后面的队员相继入水,湍急的水流还是把队形冲散了。混乱中,我从第二排被挤到了第六排,身边还不时有人碰到我,肚子被人不小心踢了一下……我只好捂着肚子往方队外围游去。好在,在排头兵的指挥下,队形逐渐恢复正常,我也重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游到第一个桥墩处时,险情再度发生。由于上游一部分水流被桥墩拦住,随着江水不断冲击,江面形成了一个小漩涡。我们之前在其他公开水域练习时,从未遇到过这种情况,一时间队友们有些慌乱,多亏老队员及时提醒,才闯过难关。
在横渡过程中,像这样的突发情况,我们遇到了很多很多。有的人体力不支,身边队员就让她拉着自己的救生浮球,带着她前行。就这样,大家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一路攻克难关,最终成功横渡长江。
这些年,运动让我学会了坚持,也让我的人生实现了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