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金丽)8月25日,由南开大学承办,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师生组成的第八届中国史研习营来到沧县兴济镇、黄骅市聚馆村等地,就子牙新河流域的聚落与人群的专题进行田野考察。
当天9点半,研习营40多名师生驱车来到沧县兴济镇。在兴济文史爱好者张财源的带领下,沿运河一路北行。张财源向大家介绍了龙窝、乾宁驿,以及乾宁八景的位置和历史故事。
在兴济减河故址,师生们饶有兴趣地倾听有关兴济减河的历史传说。在当地,兴济减河又被称为娘娘河,这条河与明代弘治皇帝的皇后张氏有关。兴济是张皇后的家乡,直到如今,这里还流传着有关张娘娘骑龙抱凤的传说,以及张娘娘的两个兄弟开挖娘娘河的故事。向导张财源,正是张娘娘的后人。
在兴济博物馆,师生们被矗立在后院的几座明代石碑深深吸引。这几座石碑都与张娘娘有关,其中,位于中间的“崇真宫香火地严敕谕碑”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来自清华大学的一名学生仔细看过碑身后说,这应该是一块断碑,龙纹碑首与下半截碑身,以及碑座都是原碑,中间有一部分碑身应该是新接的。兴济博物馆馆长顾维新说,的确如此。这座碑的碑身与碑首分别发现于不同年代,是历史上曾经“规模宏丽、冠绝一时”的崇真宫的有力见证。
天津师范大学副教授罗艳春是这次考察的负责人。他介绍,中国史研习营由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轮流举办。今年的第八届中国史研习营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承办。围绕“子牙新河流域的聚落与人群”的主题,除了兴济外,他们还沿兴济减河考察了天津市远景一村、黄骅市聚馆村刘氏家族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