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04日
第05版:05

夸夸咱的村庄美

本报记者 祁 洁 本报通讯员 徐 倩

村民自编自演节目说唱身边事

新华区小赵庄乡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用环境改善促进乡村文明建设,用文明提升推动环境改善,人居环境村村不甘落后,文明实践活动接地气、聚人气,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新风尚,村庄人居环境靓起来,乡风民风美起来,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擂台赛赛出新颜值

一到新华区小赵庄乡孙庄子村,村党支部书记韩福祥就把记者领到村口参观。“这条宽敞的马路是新调直的解放路东延伸线,正好穿过我们村。村庄位置好了,环境卫生不能丢漏儿。我们定期组织村民开展大扫除,把犄角旮旯都收拾得利利索索。”韩福祥心气越来越高。

如今,在新华区小赵庄乡,下力度改善村庄环境的不只是孙庄子村,各个村庄都不甘落后。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农村人居环境是重点考核项。为进一步提升村庄面貌,优化人居环境,小赵庄乡在常态化督导检查的基础上,创新开展人居环境擂台赛。每次擂台赛,由乡党委和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组成的观摩团,都要把全乡15个村庄转一遍,看一看房前屋后有没有垃圾、柴草,主干道两侧有没有私搭乱建,详细了解各村在人居环境整治中遇到的难题及解决办法。

房前屋后堆积的杂物清理干净,种上了花花草草;墙上的“牛皮癣”不见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绘画取而代之……小赵庄乡以人居环境擂台赛为抓手,给优秀的村庄加加油、鼓鼓劲,让落后的村庄红红脸、出出汗。各个村庄在互查互评中找差距、学经验,赛出村庄新颜值。

“小阵地”释放大能量

近日,在北赵家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公园长廊里,小赵庄乡“8090”理论宣讲团的成员正和村民坐在一起聊天。

“沧州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大伙儿应该从哪些身边事做起?都说说。”一上来,宣讲团成员马兰惠开门见山地说。

“房前屋后要干干净净,街坊邻居要和和气气,总之,方方面面都向好看齐。”

“创建文明城市,跟每个人息息相关,咱都做点儿力所能及的事儿。”

你一言,我一语,人们纷纷发表看法。

这条长廊是北赵家坟村在拆除违建的基础上打造的。如今,乡党委和村“两委”经常召集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在这里商量事儿。小长廊不仅为村民休闲乘凉提供了新去处,还成为人们议村情、学政策的好地方。

北赵家坟村小长廊汇聚民心,顾官屯村文化展板则弘扬正气。走进顾官屯村移风易俗主题公园,“浪费粮食真可惜”“大摆宴席太铺张”……一幅幅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移风易俗宣传展板格外显眼。

除了移风易俗主题公园,顾官屯村还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了两条文明示范街,并在路两侧设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文明新风、环境保护等内容的宣传展牌。

村党支部书记吕学朋介绍说,这些展牌用朗朗上口的宣传标语,配以色彩鲜艳、生动活泼的漫画、图片,将移风易俗、村规民约等内容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潜移默化地向人们传播文明新风尚。

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是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小赵庄乡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主阵地,充分利用长廊、示范街、公园、农家书屋等场地,通过组织开展理论宣讲、文明城市创建和移风易俗宣传等活动,让“小阵地”释放大能量。

村民争当文明代言人

“这日新月异的变化乐坏庄稼汉,吃完晚饭情不自禁围着公路转,大家一边散步一边闲谈,七嘴八舌抢着说,热闹非凡……”在小赵庄乡唐庄子村,村民李凤芝将村里的变化改编成朗朗上口的快板词。

李凤芝告诉记者,这几年,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为弘扬文明新风,她和村里几位文艺爱好者把移风易俗、文明城市创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与文化活动紧密结合,编排了《姐妹们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移风易俗三句半》《文明新风唱起来》等10余个节目。在她们的带动下,村民们踊跃加入文艺队。说着,她拿起快板接着唱起来:“新农村换新颜,街道整齐马路宽,一座座楼房拔地起,生活质量大改善……”

在芦家园村,村党支部副书记齐春生把自家空闲的房屋让出来,为村民打造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地,取名为“群英剧社”。

自从有了剧社,村民们没事就凑在一块儿乐和。齐春生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能光看村容村貌,村风民风也很重要。他正在搜罗人才,通过编排丰富多彩的节目,带动更多村民参与进来,让村里一团和气。

如今,在小赵庄乡,越来越多的村民争当文明乡风代言人。他们以身边人、身边事和身边变化为切入点,通过快板、京韵大鼓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文明新风吹进百姓心里。

2023-09-04 本报记者 祁 洁 本报通讯员 徐 倩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02938.html 1 夸夸咱的村庄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