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行动指南。作为基层乡镇干部,身处为民服务第一线,直接接触人民群众,更要带头贯彻落实。笔者认为,具体要做到“三要”。
要加强理论修养,固本强基。当今时代,知识发展和更新日新月异,不学习就很难跟上时代步伐、适应自身工作,更难以驾驭和应对一些复杂的局面。这就要求乡镇干部必须学好三个方面的知识:一是党的基本理论,这是做好工作的看家本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立场、观点、方法;二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这是开展工作的基本政治素养;三是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社会、科技、军事、外交等知识,包括古今中外的文化历史知识等。日新月异的时代,需要一辈子学习,否则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同时学习要讲究方法,不是“读死书”“死读书”,要带着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融会贯通。
要昂扬振奋精神,勇于担当。党员干部干工作需要一种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需要一种敢于担当的品格。整天萎靡不振,就会无所事事,就会给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只有精神振奋,才会有所作为、迎难而上、敢于担当。敢于担当是领导干部一种高尚的政治品格、一种必备的履职能力、一种过硬的工作作风、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敢于担当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是党员干部的时代责任。面对繁重而艰巨的历史任务,领导干部必须有为党尽责、为国奉献、为民分忧的担当精神。敢于担当,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在难题面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工作中要坚持以民为先,切实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真心实意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要常存敬畏之心,慎独慎行。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心存敬畏,才能不违背民心民意、不违背客观规律、不践踏党纪国法,才能始终谨记为官之道、深怀爱民之心、恪守岗位之责、做好奉献之实。
作为基层干部,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战战兢兢、敬畏法律。带头学法、用法、守法,自觉用法律约束自己、规范言行;自觉做到依法执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自觉践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切实做到扶公去私、重德修身;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坚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