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申萍)日前,“邂逅活力非遗,创享品质之城”——第五届西岸哪吒杯京津冀甘黔湘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创意大联展暨首届西岸京津冀非遗文化嘉年华在天津举办,市级非遗项目京梳子制作技艺精彩亮相现场展销活动。
京津冀甘黔湘非遗大展旨在通过加强各地区非遗文化交流,促进京津冀甘黔湘六地非遗共同发展,特别是通过广泛深入交流合作,推动协同化发展、高质量发展。
活动现场,“京梳子”制作技艺传承人董良为众人展示“镇海吼”梳子的制作技艺,美工刀在红木上来回穿梭,小刷子时不时刷去刻痕里的木屑……在众人惊叹声中,一把精巧的铁狮子模型木梳制作完成。“沧州铁狮子又称‘镇海吼’,将‘镇海吼’通过艺术创作结合非遗技艺,制作出实用的按摩梳,表达对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结晶乃至沧州城市文化的敬仰。”董良边展示边说。
从小生长在运河边上、红木之乡的董良,对红木传统手工技艺有着浓厚的兴趣,大学毕业后一头钻进了木器制作和红木文化研究之中。在坚守传统“工匠精神”中,他意识到红木除了做古典家具外,做精品木梳应该更有市场,便将红木梳子定为自己的文创方向,并注册了原创品牌“京梳子”。古人使用的梳妆用具、青铜器、瓷器等,甚至门前流淌的大运河,都能成为他的创意巧思。他以母恩、太极、大运河等为题材设计的多款红木梳在市场上备受喜爱,并作为外事礼品走出国门,其中“母恩”木梳在北京国际设计周上一举夺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