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023年09月07日
第02版:02

深刻理解和把握一切从实际出发

吴瀚飞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进行深刻阐释,强调:“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论述精神,体现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全过程各方面。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就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论述精神,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时以客观实际为出发点,坚持发展变化的观点,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

以客观实际为出发点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由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决定的。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由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所证明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最核心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遵循这一观点,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主观愿望出发。”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就要学习掌握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以客观实际为出发点制定政策、推动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最大的客观实际是什么?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事业的客观基点,不能脱离这个基点,否则就会犯错误,甚至犯颠覆性的错误。对这个问题,很多同志在认识上是知道的,但在遇到具体问题时,有些同志会出现‘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情况,经常会冒出各种主观主义的东西,有时甚至头脑发热、异想天开。有的人喜欢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表态,盲目铺摊子、上项目,或者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结果只能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甚至反复出现这样的问题?从思想根源来看,就是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深刻启示我们,客观地认识实际是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根本前提,如果违背客观性,一厢情愿盲从主观愿望,就会犯主观主义的错误。

坚持以客观实际为出发点,必须深入研究客观现象、分析客观规律、把握客观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时指出:“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自然条件不均衡是客观存在的,如城市和乡村、平原和山区、产业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区之间的差异,不能简单、机械地理解均衡性。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要符合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承认客观差异,不能搞一刀切。”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我们深刻认识到,发展差距往往是发展空间,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必须从各地实际发展空间入手,决不能在推进工作中出现不顾客观情况而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的问题。

坚持发展变化的观点

“变化者,乃天地之自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客观实际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坚持发展变化的观点,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只有坚持发展变化的观点,才能使我们的主观世界更好符合客观实际,有效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一)

据《人民日报》

2023-09-07 吴瀚飞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03289.html 1 深刻理解和把握一切从实际出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