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09日
第02版:02

一周关键词

公办托育机构不得收取采暖费空调费等其他费用

9月4日,省发展改革委、省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托育服务收费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加强我省托育服务收费管理,规范收费行为,维护婴幼儿和托育服务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托育服务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通知提出,当月婴幼儿在托时间为0天的不得收费,实际在托时间1至10天的,按月收费标准的50%收取;实际在托时间11天及以上的按整月收取。因托育机构原因导致婴幼儿实际在托天数不足1个月的,按实际在托天数收取。婴幼儿入托后因故退托的,托育费以实际在托时间按上述规定扣除当月应缴费用后退还余额。原则上半日托每人每月不超过全日托50%;计时托按小时计算收费,不足1小时的按1小时计算。

此外,通知要求托育机构应将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基本设施与条件、服务内容与等级等内容在收费场所显著位置进行公示,建有门户网站的,要同时在网站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据《河北日报》

三部门部署开展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发布通知,部署开展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进一步做好脱贫人口就业帮扶工作,全力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和务工收入,坚决守住不发生因失业导致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分类扶持就业帮扶车间发展,探索推广“企业+”“联合体+”等模式。协同推进项目立项、招工组织、用工保障和劳务报酬发放,将脱贫人口就近务工需求作为安排以工代赈项目的重要依据,优先组织脱贫人口参与项目建设。科学设定岗位数量和类别,完善相关政策管理规定,将乡村公益性岗位资金支出使用情况作为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的重点内容。将脱贫人口纳入本地稳岗政策扶持范围,健全就业跟踪服务机制,针对性组织开展“订单、定向、定岗”式培训,开辟劳动仲裁“绿色通道”。继续实施雨露计划,深入开展“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优先为脱贫家庭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以及长期失业青年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加大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县、易地搬迁安置区政策、资金、项目等支持力度,组织就业服务示范活动,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按比例安排就业机制。 据《光明日报》

全国总工会拨付9.6亿元开展职工困难帮扶

近日,中华全国总工会下拨9.6亿元中央财政职工困难帮扶资金,支持巩固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成果,持续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在职工遇到各类临时性、突发性、特殊性困难时开展前置性、补充性、开发性帮扶和送温暖服务。

据了解,本次帮扶在支持巩固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成果方面,下设家庭生活保障类、引导慈善资源类、激励内生动力类及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共4大类9个分类项目。主要用于在社会救助体系基础上,增强帮扶资金开发性功能,引导带动社会资源参与工会帮扶救助项目,协同做好因遇临时性、突发性困难暂未纳入政府社会救助范围,或按现行政策标准接受社会救助后仍存在其他困难的职工家庭帮扶。此次资金加大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支持力度,加大困难职工家庭生活保障力度。并针对突发洪涝灾害地区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对因灾导致临时性、突发性困难的职工家庭帮扶慰问,帮助解决生活困难。 据《光明日报》

全国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已达省级全覆盖

商务部6日对外公布,在各地申报的基础上,经专家评审并向社会公示,商务部等部门确定了全国第三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70个,涵盖北京、天津、山西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记者从商务部了解到,加上前两批80个试点地区,全国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已经达到省级全覆盖,目前全国已有一半的地级城市行动起来。

根据有关通知要求,省级相关部门要督促试点地区按照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坚持问需于民与顶层设计相结合,以居民满意度测评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科学规划并落实好试点方案。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发展“一店一早”,补齐“一菜一修”,服务“一老一小”,优先配齐基本保障类业态,因地制宜发展品质提升类业态,一圈一策补齐民生短板,营造多元化多层次消费场景。

通知提出,省级相关部门要指导试点地区按照“基础型、提升型、品质型”开展分级分类建设和评价。要积极推动开展省级试点,择优确定省级试点城市、便民生活圈典型社区和重点企业,扩大便民生活圈覆盖服务范围,让更多社区居民受益。 据新华社电

2023-09-09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03532.html 1 一周关键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