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11日
第02版:02

河间小庄村干部“扫街”问民情

本报记者 刘 杰

日前一大早,河间市兴村镇小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徐文彬便带领村“两委”干部,又开始了每周一次的“扫街”行动。他们从村东头走到村西头,到孤寡老人家中敲敲门,到村集体企业里看看经营情况,一路上还不忘“挑刺”街边卫生“死角”。乡亲们看他们的眼神,从最初的怀疑到现在的信任和期待,村里的大事小情也从“别扭难办”变成顺利开展。

徐文彬2015年上任之初,接手的是个“烂摊子”,村里侵占街道、私搭乱建现象严重,群众怨声载道。徐文彬带领新班子成员走街入户,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决定以“清街扩路”为突破口打开工作局面。有个别村民不愿拆除违建,有的上门送礼,有的哭闹威胁,徐文彬带领村“两委”班子不为所动,坚持一视同仁,一把尺子量到底,推平侵街坡台52个,拆除占道旱厕24个,清理私搭乱建38处,将村内大街小巷全部硬化,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栽种各类花卉、风景树。看到街宽了、路修了、灯亮了、村美了,大家发自内心地对徐文彬竖起大拇指。

这期间,徐文彬也在不断总结治理村庄的经验方法。“以前,我们只是被动接收上级的工作要求,对老百姓真实的需求感受不明显,村干部们就商议决定去‘扫街’,从每周一三五中任选一天,走上街道、走进村民家中,寻找和发现问题。”徐文彬说,“扫街”时发现的问题,村“两委”每周开例会的时候都会重点讨论,制定解决方案。

村干部“扫街”时得知,大伙非常期待有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于是,村“两委”筹集资金购置了大鼓、乒乓球桌,为丰富村民文体生活搭建了新“舞台”。种地的村民反映浇地困难,徐文彬便带领村民修建河水灌溉管涵6000米,实现全村农田河水灌溉。有了廉价水源,原来种植大户眼里的“鸡肋地”成了“香饽饽”,多年无法流转的土地,成方连片地高价租了出去,村民心里乐开了花。

一位年过七旬的空巢老人突发感冒发烧,正好被“扫街”的村干部发现,他们把老人及时送到医院治疗。考虑到老年人有个头疼脑热就医不便,徐文彬联合镇卫生院,每年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体检,发现苗头性疾病及时调理诊治,还组建了由12名退役军人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定期打扫村内卫生,并为孤寡老人开展上门服务,包括打扫院落卫生、购置生活用品等。遇到村民家里需要维修自来水龙头或者交电费,老人家里缺米面油等生活物资时,村干部们都积极地跑前跑后帮助解决。

看到村“两委”干部真干事,老百姓心里热乎乎的,纷纷响应村“两委”倡议,拿出房前屋后的荒地用于村庄建设。就这样,小庄村陆续建成2个小游园和一个占地1000平方米的集休闲、健身、娱乐于一体的景观广场,小庄村成了周边村民羡慕的“花园式村庄”。

“接下来,我们还要继续开展土地流转,增加集体收入,打造一个文化健身广场,提升人居环境。另外,建设婚俗改革大厅,村内配备炊事班,村民再有喜事就在村里统一办理,单此一项保守估计能为每户办喜事的村民节省开支2万元。”徐文彬把这些列为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他说,只要村干部、党员都转起来,村里的大事小事就不难办。

2023-09-11 本报记者 刘 杰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03602.html 1 河间小庄村干部“扫街”问民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