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新时代年轻干部,更要锤炼忠诚之心、提升干事之能、追求担当作为、厚植为民情怀,争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年轻干部要锤炼忠诚之心,不断掸去思想灰尘、永葆政治本色。政治上的坚定,来自理论上的清醒。对于年轻干部的成长来讲,理论学习起着固本培元、凝心聚魂的作用。如果理论基础不扎实,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好比是没有地基的高楼,经不起风吹雨打。所以,年轻干部必须做好理论的修基打底,在党的各项政策法规的常学常新中,提高理论素养,增加理论高度和厚度,切实强化理论武装,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使我们的理念、思路、举措,全要素、全方位、全过程地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年轻干部要提升干事之能,练就拥抱新时代的真本领。毛泽东同志曾讲:“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面对新考验、新问题,年轻干部必须不断吸收新知识、新理论,充实自己的知识库,才能对各种问题挑战应对自如。要始终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更加自觉地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运用能力,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把握全局,心中有数,做到对自己本部门工作有全面了解,无论是当前重点工作、痛点难点工作,还是考核指标、完成情况都要烂熟于心,能够在工作中信手拈来,增强统筹意识和全局眼光,学会统筹好各个方面、各项工作的关系,实现整体推进,有轻有重、有章有法。
年轻干部要追求担当作为,始终保持创新的冲劲和攻坚的勇气。年轻干部担当作为,首先就要对自己的岗位负责,始终做到兢兢业业,努力钻研、开拓创新,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如果眼高手低,对待工作总是应付了事,对“下面”的工作不知不解、不闻不问,只想坐等“伯乐”,那伯乐是不可能突然上门的。组织对年轻干部的选拔,并不只是浮光掠影的“伯乐相马”,而是优中选优的“赛场选马”。只有在本职岗位上干出色、干出彩,才能在一次次选拔中脱颖而出。所以,年轻干部要发扬敬业精神、奉献精神,认真对待手头每一项工作,把全部的心思、精力都投入进来,做到为“大我”弃“小我”、为事业而忘我,力争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特别是对自己负责领域的工作,要不断出新、干出亮点。
年轻干部要厚植为民情怀,提高群众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年轻干部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时时不忘宗旨。回首百年,中国从一艘小小红船成为如今一艘巍巍巨轮,是中国人民用鲜血和汗水铸造的,其中充满了苦难和辉煌、付出和收获。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个别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严重,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干部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薄了,公仆本色丢失了。
作为新时代年轻干部,要擦亮公仆本色,当好人民的“勤务兵”,要发自内心地感激群众、尊重群众、爱护群众,真心实意造福群众。要戒掉身上的“骄娇”二气,多到群众中去,多交群众朋友,多向群众学习,不断把推进造福人民的事业推进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