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拿铁”咖啡走红、食品馅料创新、博物馆有了新玩法……生活中,关于衣食住行的商品,花样繁多,网红爆款频出,与此同时,文创产品也推陈出新频出圈。新口味、新玩法、新包装……这些创新,有的深受人们青睐,有的被拉进“黑名单”;有的昙花一现,有的可以长红。
9月5日约14时,市区一家售卖“酱香拿铁”的咖啡店前,一卡车“酱香拿铁”所需原料到货,工作人员正用小推车卸货,不少想尝鲜的人等着“酱香拿铁”上线,看到来货,纷纷发微信通知朋友。不过,尝鲜过后,人们对这一口味褒贬不一,不少消费者表示不会复购。
不仅咖啡有了微醺的酒味,生活中,不少食品在味道、包装等方面也在出新。市区一家超市的零食货架上,一款薯片,除了原来的经典原味、柠檬味、黄瓜味等之外,还推出了羊肉泡馍味、热辣香卤鸭舌味、酱卤五香牛肉味、酸辣柠檬凤爪味等各种特色味道的薯片,有市民购买后评价:“羊肉泡馍、五香牛肉这些东西经常吃,很好吃,可薯片做成这个味道,吃起来怪怪的。”
不仅食品、衣服可以私人定制,一些生活用品花样更是层出不穷,更令人津津乐道的是,了解文物也有了新方式。
逛博物馆觉得枯燥?看展览感觉内容呆板?前段时间,沧州博物馆推出的新玩法,让人耳目一新。进馆后,在服务台向工作人员免费领取沧博解谜材料包一份。里面包含一张答题卡以及6张文物盖章卡。拿到材料包后,市民可根据答题卡上的问题,在沧州博物馆8个常设展厅内寻找答案。一边逛展一边找文物,双重快乐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活动期间,我带着孩子去了3次,有一次得了奖品——博物馆的文创帆布包,孩子很喜欢。”市民李青丽说。
不仅有新玩法,沧州博物馆还推出一系列文创产品,文物印章、文物护照等。不少市民热衷集齐印章、印满护照,青釉堆贴花龙柄壶、三彩刻宝相花纹盘等馆藏也被人熟识。
电影《长安三万里》热映时,沧州博物馆马上推出“大唐风华——馆藏唐代精品文物线上展”,玉石狮、开元通宝……一系列唐代精品文物,让人们领略沧博里的“长安三万里”。
城市书吧进公园、汉服巡游进老街……一些“高大上”的事物与活动和市民越来越近。
新式产品在生活中越来越多,也有的昙花一现后就消失了?究其原因,一些商品在出新过程中,抛却质量内核,只在营销上大做文章,人为制造“网红爆款”。去年的网红烤五花肉,在市区一连出现好几家门店,促销手段、宣传力度都不小,水月寺大街附近的一家店铺,刚开张时经常排长队,没多长时间就关门了;“茅台雪糕”,一盒30多元。前几天,一位市民在商场买了一盒,因没看价格,结账时吓一跳,“这也太贵了。”品尝后味道也没特别之处,从此列入“雪糕刺客”名单。
商品创新、打造爆款、追求出圈效应,不能丢掉事物本身的内核特质,比如,商品应以质量为本,质量与销量挂钩,而不是靠噱头营销;文创出圈,让文物活起来,博物馆创新的是玩法,传递的是文物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核不变,才能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