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科技竞争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发挥科技创新的增量器作用,就要在源头发力,把更多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不久前,华为新款手机“Mate60 Pro”未发先售,备受社会关注,一些网友称其是“中国芯”“争气机”。有专家分析,这标志着我国芯片技术研发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突破了“卡脖子”的问题,同时也能够带动半导体材料、智能手机、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等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实际上,从载人航天到量子通信,从探月工程到北斗导航,近年来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都表明,跟在别人身后亦步亦趋,永远留不下自己的创新印迹。只有找准突破口,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才能掌握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也才能让科技创新的“赋能”价值更加凸显。
科技成果只有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发挥科技创新的增量器作用,关键要畅通创新链条,让更多创新成果走出实验室,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今年的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刘庆芬捧起“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证书。她登台领奖,靠的是一项打破国际垄断的抗生素生产技术,代表的是一支京津冀联手的科研团队。这支团队,北京、天津高校院所负责科研、小试,华药进行产业化试验和工程示范,三方联手,产学研深度融合,最终攻克了核心技术难题,为河北抗生素产业发展带来澎湃动力,也为我国制药行业绿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他们的故事也启示我们,科技创新一旦与经济结合、与产业对接,就能释放出巨大发展动能。
发展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发挥科技创新的增量器作用,让创新驱动的引擎更加强劲,河北创新创造的故事一定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精彩,高质量发展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