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讯(记者苑立立 通讯员任树春)作为海河流域重要河流的滹沱河,其流经地长期以来都是严重缺水的地区。笔者从省河湖长制办公室获悉,自今年起,河北将围绕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推进重点领域节水、推动市场机制创新、落实节水管理制度4方面重点任务,全面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今年8月,河北出台滹沱河流域节水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该流域用水总量控制在19.94亿立方米,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25.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6.2%,流域市县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9%以内,流域市县再生水利用率平均达到60%以上。
聚焦节水目标,省水利厅细化提出16项具体举措,包括实行水资源用途管制、严格水资源论证、推进全社会节水、健全价格机制、落实金融税收支持政策、强化水平衡测试管理等,明确节水时间表路线图和实施路径,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推进重点领域节水是重中之重。河北将严格按照国家和省节水型社会评价标准,持续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在2023—2025年期间,组织滹沱河流域6个县(市、区)开展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在推进农业节水方面,将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建设和现代化改造,提档升级骨干灌排设施。到2025年,实施4处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任务,恢复改善灌溉面积70万亩以上,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6.5万亩。同时,加快工业节水减排,鼓励钢铁、纺织、化工等高耗水行业工业水效提升改造,鼓励园区建设智慧水管理平台,推动企业和工业园区开展节水及水循环利用技术改造,培育一批节水型企业。
此外,河北将持续推进城市供水老旧管网改造,因地制宜实施分区计量、压力调控和智能化建设改造工程,加强供水管网漏损控制,促进城镇节水降损。河北还将非常规水源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逐步扩大利用规模和比例,超出目标部分不计入用水总量考核指标。开展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典型案例。(下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