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智超 摄影 周 洋
沧州体育场里,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中超球队沧州雄狮的主场比赛正在激战中。
在欢呼胜利的球迷之中,铁杆球迷王树青正带着他的小队员们摇旗呐喊。他是新华区石化小学足球队的教练,也是沧州狮兄弟球迷会副会长。在沧州球迷圈,人们都叫他“青哥”。
下午五点半,王树青早已扛着旗和大鼓出现在沧州体育场。此时场内还是一片寂静,两个小时后,这里将会变成狂欢的海洋,震耳欲聋的助威声也将响彻球场——中超球队沧州雄狮的主场比赛,即将吹响开场哨。
38岁的王树青是渤海新区黄骅市齐家务镇李村人,在老家经营着一家不大的手机店。他在沧州球迷圈里小有名气,不少人叫他“青哥”——他和大多数球迷一样,踢球、聊球、看球、以球会友,把足球当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又和大多数球迷不太一样,考取教练员证,义务教中小学生尤其是乡村学校的学生踢足球,7年时间砸进去好几万元。
无暇看球
沧州体育场里,震耳欲聋的助威声一浪高过一浪,在人山人海的球迷中间,几乎整场比赛都背对球场的王树青显得有些特殊。
他是球迷,也是沧州狮兄弟球迷会的副会长。无论主场还是客场,沧州雄狮队的每一场比赛,王树青都会到现场为主队助威。但通常情况下,身在场内的他却总是无暇看球。
今年是沧州雄狮队在沧州进行比赛的首个赛季,也是大部分沧州球迷第一次在家门口为自己的主队呐喊助威。为了建立良好的球迷文化,更为了服务好广大球迷,比赛过程中,王树青要时刻维护现场秩序、组织球迷为主队呐喊助威……也正因如此,他把精力都放在了看台上。
通常情况下,看台上的球迷多达数千人,且绝大多数彼此并不相识。想要让这些临时聚到一起的人们,在短时间内变成一支行动整齐、气势高昂的“战斗”队伍,其难度可想而知。尤其是当主队处于劣势的时候,球迷气势也会大受影响,每到这时,王树青都“像打了鸡血一样”,拼了命鼓舞球迷士气。以至于每场比赛结束后,他总是浑身酸疼、嗓子沙哑。
看台上不只有狂热,也有温情。
今年5月14日,沧州雄狮队主场迎战山东泰山队。当天恰逢母亲节,狮兄弟球迷会在球迷看台打出了巨型球迷宣传图画,为所有母亲送上一片心意;无独有偶,今年夏天,他们以同样的方式,为遭受水灾的同胞送去了祝福……像这样的宣传画,在这个赛季,狮兄弟球迷会已经进行了4次。每一次,从构思到最终由上千名球迷在现场一起完成,王树青都参与其中。作为幕后工作者,他花费的心思和精力,一两句话说不清楚。
属于铁杆球迷的浪漫不只这些。
2021年,受疫情影响,中国足协杯由主客场制变为赛会制,并以“零观众”方式进行比赛。在明知无法进场观战的前提下,王树青依旧前往长春,独自在场外用扩音器为主队加油。“那年,雄狮队刚来沧州就赶上了赛会制,我当时就想着让队员们在他乡也能听到家人的声音,让他们找到归属感。”
成为教练
王树青是从哪年开始喜欢足球的,连他自己也说不清了。中学时,参加校足球队;工作后,成立农民足球队……十几年里,他从未觉得踢球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小时候没有足球场,随便找个胡同或是晒粮场就能踢,别说专业球鞋了,光脚踢球的也有。”
可越是这样,王树青越觉得有事要做:“在城市里,孩子有专业的场地、崭新的足球,教练员一板一眼地教他们颠球、绕桩。可在农村,即便是现在,也很难保证每个孩子从小就能接受正规训练。”
“足球不是少数人的游戏。”2015年,王树青考取了足球教练员D级证书,想义务教农村孩子踢球。可找了一圈下来,也没有哪家学校同意成立校园足球队。至于原因,王树青心里清楚:“踢球难免受伤,需要校方承担一定风险,此外还涉及各种投入……”
可他并没放弃,和朋友一次次登门拜访,陈述自己的理由,甚至提出:“没有足球场,我们可以出钱修;害怕孩子发生意外,我们来买保险;还有球衣、足球等各种器材,都由我们负责……”
终于,王树青的母校李村中学最先给予了支持。2016年,李村中学足球队成立,身为教练,王树青不仅分文不取,还砸进去好几万元。
每个星期的一、三、五、六、日,他都会带着孩子们来球场训练。“从孩子们的汗水中,我看到了他们对足球的热爱,又怎能不用心教呢?”
如今,李村中学足球队首批队员早已离队,14个人中,出了一个国家一级运动员、一个国家二级运动员,还有一个女孩凭借优异的个人素质,成为个人赛艇项目的国家队运动员。
所有人都觉得这份成绩非常难得,可王树青想的却是:“如果这些孩子再早几年接触专业训练,成绩肯定会更好!”
值与不值
这些年,在黄骅,先后有好几家足球学校想聘请王树青去任教,每月工资四五千元,另外还能拿提成,但都被王树青拒绝了:“当初考证就没想着挣钱。”
王树青没想过靠足球挣钱,可他这些年做的每一件事,都离不开钱。
有一次,他带小队员们去天津看中超比赛,油费、门票、饭钱……所有费用都是他承担的。
去年年底,新华区石化小学邀请他来当足球教练,每个月支付给他1000元左右劳务费。他每天从李村出发,到石化小学任教,每个月光油费就不止1000元,可他还是答应了,“学校足球氛围好,孩子们练得也刻苦。”
……
这些年,为了当好这个足球教练,王树青不仅没挣到钱,还砸进去好几万元,就连手机店的生意也没空打理。总有人问他:“哪个球迷会像你这样,一边担着风险,一边做着赔本买卖,这样值得吗?”
王树青从不多说一句话,只是拿出手机,给他们展示队员们获得的奖杯——区冠军、市冠军、全国总冠军……这满墙数不过来的荣誉,就是他给出的答案。
王树青也时常怀念当初作为普通球迷随队征战的日子——纯粹、简单,但他从没为现在的辛苦后悔过,“作为球迷,最幸福的事情就是看到国家队捧起世界杯冠军奖杯。如果真有一天,这个理想实现了,我也能拍着胸脯大声说,我为这座奖杯出过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