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1日
第07版:07

夯民生之基 筑幸福之城

——吴桥县扎实推进20项民生工程

秀美宜居的城市环境

本报通讯员 王昱鑫

初秋时节,万物并秀。行走在吴桥县城大街小巷,处处新气象:老旧小区变换新颜、口袋公园秀出方寸之美、生活配套服务加速完善……

今年以来,吴桥县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扎实推进20项民生工程建设,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截至8月底,口袋公园建设工程、农村厕所提升工程、义务教育学校扩容提质工程、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等13项民生工程已完成市定年度目标任务,其他工程均顺利推进。

惠民生 做实群众服务工作

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围绕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所需所盼,全面深入推广“掌上办”民生服务、“打包办”民生服务套餐等应用,通过数字化赋能,补齐基层民生服务短板,实现“打包办”民生服务套餐20种、“冀时办”装机量突破10万台,将政务服务延伸到群众身边。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创建标准化示范性托育机构1家,增加受益托位200余个;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所;学校(幼儿园)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提质增效,新增“省级食品安全标准化学校食堂”2家;建立学生电子健康档案,全县25392名中小学生完成脊柱侧弯专项检查,教育普惠服务有效供给。

将高质量家政服务送进千家万户。吴桥县积极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过硬技能特征和良好用户口碑的劳务品牌,目前,申报星级河北福嫂1名,培育星级巾帼家政基地1个,开展巾帼家政服务进社区(乡村)活动18场,“河北福嫂·燕赵家政”提质扩容工程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目标。

顺民意 解锁群众幸福密码

灌木疏密有致,花草散发芬芳,曲径蜿蜒通幽……小而精、小而美的口袋公园,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幽雅环境。今年吴桥县本着“应绿尽绿,能绿则绿”的原则,利用城市空地、裸露土地、街头转角等,建成运河民俗园、古枣园等6个口袋公园,口袋公园建设工程完成率100%。

城市需要高颜值,也需要好气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扎实推进,“里子”“面子”两手抓,荣昌小区、五金楼小区等10个小区完成了外立面粉刷、雨水管网铺设、标识标牌安装等工作,“忧居”变为“优居”,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

念好“技术经”和“管理经”,吴桥县水厕并治“1+X”模式实现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智能化运行,今年新配备抽粪车4辆,建设粪污处理站8个,改造提升户厕2133座,高质量完成农村厕所提升工程全年任务目标。

解民忧 破解群众急难愁盼

家装小“手术”,带来大便利。以适老化改造为抓手,积极打造老年宜居环境,通过自主申报、重点摸排、入户评估等方式确定220户改造对象,立足家庭地面、卧室、如厕洗浴等7个方面进行“一户一策”设计,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迈出积极步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完成市下达任务目标。

扶残有温度,助残有实效。聚焦残疾人的急难愁盼,通过有温度的政策保障、高质量的公共服务、送上门的就业机会,为残疾人幸福加码。以残疾人个性化需求为导向,开展墙面粉刷、地面平整、无障碍设施安装等改造服务,实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61户,辅助器具适配203人;积极举办中式烹饪、种养殖、电子商务、手工制作等实用技术培训班,开展残疾人就业培训79人次,74名残疾人走上工作岗位;全力落实扶残助残政策,确定残疾鉴定补贴76人,167名残疾人享受托养服务。

扎实开展低保特困“两癌”患病妇女救助工程。积极组织开展女性“两癌”健康知识讲座,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加强“两癌”防治知识宣传,制定印发女性“两癌”救助政策,目前已报送24名符合条件的“两癌”母亲,经省妇联审核分配,为其中1名发放了救助资金。

一项项惠民举措,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一件件民生实事,有速度、有力度、有温度。民生实事抓在手,群众冷暖系在心,下一步,吴桥县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用心办好民生实事,建设精品民生工程,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2023-09-21 ——吴桥县扎实推进20项民生工程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04622.html 1 夯民生之基 筑幸福之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