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2日
第05版:05

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执行导演高燕是沧州人

用艺术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

本报记者 杨金丽

高燕(左一)现场执导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

第13届全运会开幕式

《寻仙缘》剧照

《小镇有喜》剧照

高燕在艺术道路上不断追索

9月23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开幕式主创团队中,有一位沧州人,她就是执行导演高燕。

“我们已经进行了多次彩排审查,现在整个主创团队都在进行开幕式最后阶段的打磨,力求将中国传统文化之美融入到整个开幕式中,通过高科技赋能,为亚洲观众打造一场具有东方美学韵味的视听盛宴,用艺术的形式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百忙之中,高燕导演抽出时间,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从舞者到编导,再到执导过多场大戏、多次国际文化活动的著名导演,高燕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求索前进。

十三岁起自己决定自己的人生

高燕是沧州市区人。小时候因为身体不太好,母亲送她去学习跳舞。别的孩子只是把跳舞当成爱好,高燕却从中找到了不少乐趣。

高燕13岁时,石家庄一所艺校来沧招生,她通过了初试。那时,她在沧州一中读初二,成绩很好。父母舍不得,小小年纪的她却坚持己见:“爸爸妈妈,我发现自己还挺喜欢舞蹈的,我想去试试!”

到艺校后,先进行3天集训。集训结束后,她高兴地给妈妈打电话:“妈妈,我在这里遇到了很多优秀的同学,我也要像他们一样棒!”

就这样,高燕留在艺校学习舞蹈。练功很苦,但她从未向父母抱怨过半句。父母问她,她总是回答:“爸爸妈妈,这里的学习生活很充实,我很开心!”

艺校毕业后,高燕考上中央民族大学舞蹈专业,继续深造,毕业后分配到全国总工会文工团,成为一名舞者。

那时,她的父母工作都很忙,从沧州到石家庄再到北京上学,甚至去更远的地方参加比赛,大多是高燕自己或跟随老师去的。小小年纪,她就自己规划人生,并打理个人生活和学习,表现出超常的自立能力。

在文工团跳了一段时间的舞蹈后,高燕决定报考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继续深造学习。高燕跳舞很有灵气,当时已在舞蹈界有了一定的名气。很多人不理解,甚至为她可惜。

考前,她和爸爸妈妈进行过一次认真的谈话。至今,母亲还记得高燕当时说的那番话:“妈妈,我发现我深爱着舞蹈,我想一辈子从事与舞蹈相关的工作。正因如此,我必须继续学习,希望你们支持我!”

母亲去学校看她时,班主任说,高燕的学习目的特别明确,业余时间不是在教室看书,就是在楼道、操场上一遍遍地练习。“我重返校园就是为了学习。越学习越感到该学的东西太多了,时间太紧迫了。”

时至今日,尽管工作已经很忙,高燕还在攻读MBA工商管理硕士。在她看来,学习从来就是最有价值的事情,因为每个阶段的学习都在为她的生命赋能。

为中华文化找到新的艺术表达

2006年,高燕从北京舞蹈学院毕业后,开始从事舞蹈编导工作。这是一个需要灵感的职业,熬夜是家常便饭,忙到凌晨两三点钟是常有的事。母亲特别心疼,劝她如果太累了就转行吧。她回答:“创作是一个自我完善且极具挑战的过程,它给予我无尽的能量。我知道有好的身体才能有好的创作,妈妈不用担心我。”

“四海为家不如四处采风,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小女子亦可效仿。”高燕写在朋友圈的这句话,就是她这些年艺术道路的真实写照。

2014年,高燕与好搭档孟可共同合作创立北京优景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业务范围不仅包括国际及国家级大型活动、文旅演艺、巡回演出、电视栏目,同时还有音乐剧、舞剧等多领域演艺内容。

翻看她的朋友圈,2022年9月21日的一条动态上写着:“创作,创作,创作……周而复始,循环反复。只为从你的眼里走进你的心里。”配的图片,是她刚刚执导的大型多维实景沉浸式秀演《小镇有喜》。

从2006年至今,高燕参与编创并指导了包括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第27届东南亚运动会开、闭幕式等在内的多场国际、国家级大型活动;导演并制作了大型仙幻实景剧《天仙缘》、情浸式夜间剧场《寻仙缘》、原址再现·情境戏剧《范仲淹》、杂技儿童剧《精灵战队》、舞蹈诗《吴都风华》、大型原创民族舞剧《南海丝路》等大型文旅作品和创新项目。她获得了全军文艺汇演、全国舞蹈大赛、CCTV舞蹈大赛等多项专业奖项和荣誉。

这些作品中,高燕着重提到了她为江苏省东台西溪古镇精心打造的三部曲《天仙缘》《寻仙缘》和《范仲淹》。西溪古镇是董永故里,七仙女与董永的美丽爱情源远流长。怎样用现代人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古老的爱情传奇?西溪古镇慕名找到了高燕,高燕先后打造出两部大戏:江苏省首部超现实飞天仙幻实景剧《天仙缘》,通过灯光、场景和人物的变化,营造出富有东方神韵的意境美;情浸式夜间剧场《寻仙缘》既是《天仙缘》的姊妹篇,又独立成章,上演后人气、口碑皆爆棚。紧接着,高燕带领团队怀着无比的热忱,又打造出《范仲淹》,带领观众在千年前范仲淹任职过的热土上,感忧乐情怀,聆听历史的回响。《范仲淹》也是她对日景演艺的一次全新尝试。

一个作品紧接一个作品,每个创作都凝聚着她的心血、汗水、灵感和激情。多年来,高燕就是这样过来的。问她,是否有过疲惫的时候?她答:“有时也会问自己,为什么十几年如一日如此充满激情地工作?但这个想法只一瞬间,很快又继续了。”

“天亮,收工。从不敢有半日懈怠。”这是她在一天凌晨5:21发的动态。

这样的创作耗费心力,高燕乐此不疲。每一次不分昼夜地反复推敲和精心雕琢后,她总能找到继续前进的动力。在创作《小镇有喜》的过程中,她从一个淮剧的门外汉,到最后完全爱上了戏曲。在创作大型穿越式电影融合秀演《重逢三星堆》时,她感叹,机缘总是如此奇幻,小时候读李白《蜀道难》时曾醉心的那片神秘土地,竟成了她创作的舞台。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戏曲剧本《张协状元》的诞生地温州,她创作出戏曲与舞蹈结合的全新演绎剧目,与古老的艺术相望千年而心有戚戚……

她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越是浸润其中,越能感受到她的强大魅力。文化自信是我生命的必需品,我渴望用艺术的画笔来描绘生活的美好,展大国之美,使世界文化交融交汇。”

通力合作向世界呈现精彩亚运

在百度上搜索“高燕导演”,会发现她执导过不少体育赛事的开、闭幕式,还有大量文旅演艺、颁奖典礼、演唱会、影视作品等。仅体育赛事就有:第十三届全运会开幕式,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开闭幕式,第二、三届世界那达慕大会开幕式,第三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开幕式,全国第十届残运会暨第七届特奥会开闭幕式等。由此可见,高燕进入这届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主创团队,担任执行导演,也就不足为奇了。

开幕式是体现主办城市历史底蕴、文化内涵、科技实力的综合性仪式,是赛会的亮相之作,也是最华彩的部分。早在2022年7月,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主创团队就宣布成立。主创团队共有17名成员,均为国内外优秀专家。杭州亚组委副秘书长、杭州市副市长陈卫强当时曾表示,相信这支国际化团队能实现创新突破,以体育为轴,以亚运为媒,在亚运会开幕式的舞台上,抒体育之欢畅、亮文化之灿烂、树经济之标杆,创造出令人过目不忘的视觉和文化盛宴。

记者第一次联系高燕采访时,在8月14日,那时,她就已经在开幕式现场,投入到紧张繁忙的工作中。

“她工作起来常常晨昏颠倒。”高燕母亲告诉记者,自己最盼望的就是9月23日快些到来。“到时候我们就能从电视上收看亚运会开幕式了。一想到开幕式凝聚着女儿的汗水和心血,我们就觉得很自豪。”

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恰逢二十四节气的秋分时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成为贯穿整场开幕式的重要创作理念,并力求通过高科技赋能,为传统文化插上想象的翅膀,打造一幅幅具有东方美学韵味的经典画卷,展现中国与亚洲、中国与世界的和谐融合。

高燕说,微风正好,阳光不躁。恰逢金桂满城的秋分时节,迎一场亚运盛会,留下共同的美好回忆。

2023-09-22 本报记者 杨金丽 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执行导演高燕是沧州人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04719.html 1 用艺术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