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加舒皓,新学期开始了,你有什么目标和计划吗?好好努力,我等着你的好消息哟。”
“吴叔叔,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您和叔叔阿姨们的期望。”
听到电话那头孩子坚定的话语,国网河北电力(大运河·黄骅)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吴玉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从2019年至今,国网河北电力(大运河·黄骅)共产党员服务队援藏援青,为两地近200名贫困学子提供教育资助。同时,他们还积极助力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的经济建设,架起天峻与黄骅沟通交流、携手发展的“爱心桥梁”。
爱心汇暖流 激励“少年强”
“每次看着孩子们那清澈的眼神、被紫外线晒伤的红脸蛋儿,想着他们并不富裕的生活,心里就不禁酸酸的。”为此,2019年援藏期间,吴玉良就策划了“少年强”成长激励计划。国网河北电力(大运河·黄骅)共产党员服务队的队员们积极参与,利用黄骅供电公司青年员工“点五生活”爱心金(每人每天捐出0.5元用于公益事业)为藏区贫困儿童提供长期帮扶。
2020年,吴玉良又来到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支援建设,他决定将“少年强”成长激励计划在这里进一步延伸。
他带着天峻县江河镇、苏里乡、织合玛乡等地学校142名小学生的“微心愿”,踏上了回家探亲的路。到家以后,他携手国网河北电力(大运河·黄骅)共产党员服务队、当地“渤海魂”志愿者协会,联合策划组织了青海“圆梦”主题行动,并面向公司系统和全社会发起倡议。倡议得到了爱心人士的热烈响应,短短两个小时,所有“微心愿”就被认领完毕。
悉心梳理心愿单,一件一件地核对,将礼物按照学校、班级逐一分类……如此繁琐的工作,吴玉良却乐此不疲。
“写心愿单时,每个孩子都琢磨了很久,最后才小心翼翼地写下自己的愿望。他们那期盼的眼神,时常在我脑海中闪现,让我感受到这件事情的价值所在。”吴玉良动情地说。
几天后,价值4万余元的爱心物资踏上了前往青海的“爱心之路”。
一个个心愿得以实现,一张张笑脸温暖人心,一份份爱心汇聚成涓涓细流,滋润着天峻县贫困儿童的心田。
义务“带货员” 帮售土特产
作为海西州唯一的纯牧业县,天峻县的部分村民祖祖辈辈都以放牧牦牛和藏羊为生,收入来源单一、生活物资匮乏。
天峻县江河镇舟东村的土夫旦尖措老人,儿女都外出打工,剩下他和孙子在家。工作之余,吴玉良经常帮助老人售卖家中的黄蘑菇等特产,还主动为孩子辅导功课、陪老人拉家常,干些力所能及的事。
后来,吴玉良发现,在天峻县,有很多家庭都与土夫旦尖措老人情况类似,特产丰富却缺少销路。为改变这一窘境,他主动当上了义务“带货员”,向家乡的亲戚朋友积极推广当地特产。
不仅如此,他还通过国网河北电力(大运河·黄骅)共产党员服务队,组织开展了天峻供电公司与黄骅供电公司“党建+结对帮扶”活动,帮助村民售出累计百万余元当地特产,鼓励山区孩子们通过求学改变命运。他们走访建档立卡户,到各个小学了解情况,为孩子们读好书、稳就业出谋划策、提供帮助。
联建寄情怀 托起新希望
多年来,国网河北电力(大运河·黄骅)共产党员服务队不断拓宽帮扶范围,创新帮扶形式,将公益情怀延伸到雪域高原。
2021年,吴玉良拟定了《国网黄骅市供电公司、国网天峻县供电公司、“渤海魂”志愿服务协会共建方案》。共建三方充分发挥地域特色与优势,共同开展以“初心暖青海 绿能照万家”为主题的共建活动,提升三方的社会形象和综合实力。
一次天峻行,一生天峻情。从“少年强”成长激励计划到4期青海“圆梦”行动、从“党建+结对帮扶”到三方联建,国网河北电力(大运河·黄骅)共产党员服务队架起了东西部地区紧密联系的“爱心桥梁”。
从渤海湾到青海湖,好人精神在传递。未来,联建三方还将继续播洒爱心,开展蓓蕾培育行动,鼓励当地高考学子学成归来建设家乡;开展两地人文、信息、技术等交流活动,将西部景观和特产等推广出去,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