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8日
第06版:06

我给秧苗当“保姆”

张莎莎 33岁 肃宁县绿苑蔬菜专业合作社经理

张莎莎通过直播传授育苗知识

今年是我投身农业的第八个年头,接触越久,越觉得农业产业潜力无限。

其实在8年前,我对农业尤其是蔬菜育苗还一窍不通。

我是学艺术设计专业的,2013年,和男朋友回家商量结婚时,在他们的现代农业示范园里,看到了先进的蔬菜育苗技术。在那之前,我一直单纯地以为,西红柿就只有一个品种,茄子也只有长茄子和圆茄子之分。但示范园让我大开眼界,基地常年培育的蔬菜品种多达上百个,光育苗室就分好几种,产品不仅畅销全国,更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也彻底改变了我对农业的看法。2015年结婚以后,我辞掉了城里的工作,和丈夫一起回到农村,从事蔬菜育苗工作。

蔬菜育苗专业性很强,对像我这样的“门外汉”来说就更难了。

我从零学起,每天跟着员工一起在大棚里忙活,学习工厂化育苗,播种、催芽、调苗、出苗……为了尽快掌握这些专业知识,我随身带着笔记本,把老师傅们讲的每一句话都记录下来,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在实践中慢慢学习。

在我眼里,这些秧苗就像孩子一样,大棚里的温度高了、低了都不行,越是碰上雨雪大风天气,越得勤加照料。不管白天黑夜,每隔三两个小时就得去看一眼,觉都睡不好。也正因如此,这些年,几乎每个春节我都是在温室大棚里度过的。

此外,我还一边实践一边研究新技术。研发的茄子“换头重长”技术,不用重新栽苗,也能长二茬茄子,不仅为种植户节省了不少苗钱和人工费,还能避免病害,二茬茄果的品质、产量不亚于重新定植。

除了研究新技术外,我还发明了一些新装置。过去冬季为辣椒、茄果类种子催芽,由于棚内采用地暖,穴盘水分蒸发量大,需要在第六天前后把穴盘从催芽室转到育苗车间补水,可这样就会导致秧苗遇冷,同样会影响出芽率。

针对这个问题,我做了不少试验,最终发明了一个装置,既为秧苗补了水,又不会因降温、补水造成种苗缺氧腐烂,出芽率因此提升了10%。

……

这些年,我先后申报了“一种植物种苗整根移植器”“一种大棚蔬菜种苗培育温度调节装置”“一种提高种苗出芽率的培育装置”等9项实用新型专利,另外还有3项专利正在申请中。

农业飞速发展,不断有新设备、新技术面世。前些年,我主张建设了15000平方米高标准的育苗温室和20000平方米的玻璃连栋育苗室,并引进先进的自动播种流水线、精准播籽器。如今,育苗工作的辛苦程度大幅降低,大棚的放风、遮阳、温度湿度调节等工作都实现了自动化,干活轻松多了。

新农人不能只会低头种地,生产、管理、销售等方方面面都要学、都得懂。

从2018年开始,我一边做好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工作,一边申请了抖音、快手账号,不定期更新育苗知识,每天通过网络平台向我咨询种植技术的农户,少说也有四五十人。

在我的努力下,合作社年出苗量从2014年的1亿株增加到现在的2亿株;蔬菜秧苗品种从100多个增加到300多个,而且每年还在增加;同时带动5000余户农户种植蔬菜增收致富。

返乡创业不仅让我收获了一份事业,也让我获得了难得的荣誉——2021年被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确定为全国“巾帼新农人”创业典型。

2023-09-28 张莎莎 33岁 肃宁县绿苑蔬菜专业合作社经理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05189.html 1 我给秧苗当“保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