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学敏 本报通讯员 张文娟
“树新风,改陋习,边务人民都欢喜。红白事,要简办,勤俭持家当模范。在过去,大吃大喝风俗坏,铺张浪费把人害……”日前,天刚黑,在盐山县边务镇前胡同村的文化广场上,不少群众就来这里休闲,村移风易俗宣讲团的队员们自编自演的移风易俗快板,赢得了阵阵掌声。
无独有偶。同日19时多,边务镇魏郭庄村的文化广场上也是灯火通明,非常热闹。“咱村里刚买了一台移动音箱,以后谁家办事有需要,就由红白理事会统一安排使用。另外,酒席改为大锅菜,无论谁家都一样,大家觉得咋样?”村党支部书记魏玉刚向村民们说着村里移风易俗的工作安排,并征求村民的意见,获得现场村民一致赞同。
前胡同村、魏郭庄村利用傍晚村民闲暇时,大力宣传移风易俗的做法,是边务镇开展“夜宣讲”活动的典型代表。近年来,边务镇持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当地政府发现各村老百姓都有晚饭后到广场娱乐、聊天的习惯后,积极牵头,组织动员各村组建“移风易俗”宣讲志愿服务队,通过“夜宣讲”的形式,用接地气、有温度的语言,灵动活泼的新方式,把移风易俗演讲、志愿服务送到群众的家门口,传递文明新风。
“白天大家工作都忙,晚上一起休闲共话新风,就是想帮助群众解开思想上的‘疙瘩’,推进移风易俗,进而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边务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边务镇将继续推动“党建+宣讲+志愿服务”模式,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创新“夜宣讲”形式,力争带动更多的群众自觉摒弃陈规陋习,增强群众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