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雪
今年的中秋节、国庆节假期,沧州因大运河畔的南川老街开街“火出圈儿”。大运河畔不夜城的繁华之景,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打卡”,他们线上线下盛赞沧州。
市民晒出家乡美 激发爱家乡之情
“谁不说俺家乡好,一阵阵歌声随风传,弯弯的河水流不尽,高高的松柏万年青……”最近,南川老街的美景画面配上这首《谁不说俺家乡好》的短视频,在许多市民的微信朋友圈和短视频平台被不断转发、浏览。
短视频的制作者王蕾从小就生活在南川老街附近,听着大运河、南川楼和朗吟楼的故事长大,与南川老街有着不解之缘。王蕾告诉记者,她从事自媒体工作,平时最喜欢做的就是拍摄家乡的变化。伴随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改造提升项目的深入推进,大运河畔的景观焕然一新,王蕾也成了亲历者、见证者、记录者和讲述者。从南川老街施工建设到开街运营,她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去现场记录下画面,发布到社交平台,吸引了许多网友在她发布的视频评论区留言,盛赞古色古香的南川老街、盛赞大美沧州的园博园,表示要找机会到南川老街游览体验。
“古老的大运河养育了我,如今她又以新的姿态迎接天南海北的朋友们,希望大家有机会能来沧州体验一场融汇古今的旅行,把生活过成诗。”王蕾说。
近几天,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像王蕾一样宣传家乡的市民还有很多,他们在自己的社交平台发布沧州的新变化、新面貌,讲述着沧州与大运河的故事,晒出满满的自豪感。
美景美食引人醉 众多游客来“打卡”
南川老街开街后,沧州吸引了众多游客。沧州其他的景点也伴随着这股“热潮”,“火”了一把。据了解,今年国庆假期,我市园博园等景点的游客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10月5日,一群来自天津的游客来到沧州园博园、南川老街游玩。出发前,他们刷到了很多关于沧州大运河畔景点的短视频,被这里的美景、美食所吸引。
“沧州之旅,不虚此行。我不是第一次来沧州了,感觉沧州的变化很大,尤其是大运河两岸美景引人入胜。”游客胡军告诉记者,他们还“打卡”了沧州市博物馆、沧州市图书馆等地方,品尝了美味的火锅鸡,真是应了那句“这么近 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宣传语。
旅行团里的其他成员也纷纷表示,游玩沧州轻松惬意感十足。胡军说,如今交通发达,乘坐高铁半个小时左右就能从天津抵达沧州,今后可以利用周末的时间,随时来沧州游览,体验不一样的假期生活。
留恋故乡好风光 感叹家乡新变化
夕阳西下晚风凉,漫步运河好风景。有多少人曾走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却还是念念不忘家乡的一草一木。对于陈晓娟而言,就算已离开沧州10余年,但始终还是恋着故乡的景色、人文,感慨于故乡一点一滴的变化。
陈晓娟告诉记者,在重庆打拼的她,通过家乡亲朋好友的朋友圈,了解到“双节”期间南川老街开街,勾起了她的思乡情。于是,她利用这次假期,和家人一起回乡探亲,特意游览家乡的美景。“一边是古风古韵的南川老街,一边是见证城市发展的大化厂区旧址及新建成的园博园。”陈晓娟感叹家乡的变化之大,她说,“近观已是新貌,远望仍是旧情。离开家乡10余年,沧州的景致更美,儿时记忆中的建筑犹在,实在是太美妙了!”
对于一个美食爱好者而言,陈晓娟对南川老街上的一道道美味记忆深刻。“咱们沧州的面花,是最让我难忘的。”陈晓娟乐呵呵地说,小时候,每年过年她都会和家人一起蒸馒头、蒸面花,浓浓的麦香、筋道的口感,让她一直难以忘怀。在南川老街上,陈晓娟不仅品尝到自己心心念念的面花,还品尝到来自我市各地的特色美食和沧州老字号佳肴。她说,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味蕾深处始终怀念的永远是家乡的味道,这次南川老街之旅也让她体会到沧州本地特色美食背后的匠心与传承。陈晓娟一路走一路拍,把所见所闻发到了朋友圈。她说:“我要让更多人知道家乡的美。”
早知有南川,何必下江南。穿行过热闹喧嚣的南川老街,漫步在运河岸边感受晚风轻抚,两岸景观倒映在河水中,与波光粼粼的水面交相辉映,倏忽间,仿佛穿越了千年。
伴随着城市更新步伐加快,沧州日新月异,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利用假期来到沧州,感受沧州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