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做好新形势下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以务实的举措、长效的机制,把“当下训”和“长久培”结合起来,帮助干部肩负起新使命新任务,激励干部积极担当作为、敢于善于斗争。
精准滴灌,提高“训”的精准度,注重“培”出针对性。因需施教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人训相适是干部教育培训的前提。部分地方只关注培训任务的硬杠杠,却忽视了精准培训这一软要求,出现“谁闲谁培训”现象,与培训初衷南辕北辙,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干部教育培训想要培对人,要科学设计培训班次、“化大为小”,把以注重数量为主的大规模干部培训,逐渐转变为注重质量为主的专题研究、小班教学。要用好调查研究、精准调训,科学制定参训人员资格条件,综合考量干部履职实际和培训需要,严格把关人员审核,让真正有需要的干部有所学、有所得、有所用。
创新载体,提高“训”的吸引力,注重“培”出能动性。参训干部的主观能动性是决定干部教育培训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激发学员学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在培训载体的运力上做文章。传统培训囿于思维惯性,将培训形式固化为专家讲座,虽培训内容含金量高,但学员听不进、坐不住。要破除这一难题,组织部门要走出“舒适圈”,积极创新教学载体,把以“讲授式”为主的授课模式与沉浸式的互动教学模式相结合,通过现场教学、案例分析、实景演练等形式,增强教学吸引力。要依托新媒体平台,将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妥善解决工学矛盾的同时,增强培训交互性、生动性和趣味性。
点餐教学,提高“训”的实效性,注重“培”出衔接性。干部教育培训的目的在于让干部学以致用,若学用分离,教育培训则失去意义。随着新形势新任务的不断发展,党员干部遇到的陌生领域越来越多,若培训内容不实用不解渴,长此以往,干部理论向工作成效转化不足,“本领恐慌”愈来愈强,不利于干部长远发展,不利于干部队伍整体建设。想要增强教育培训实效性,组织部门要树立一盘棋思想,按照新时代新要求和干部队伍建设实际需要,与时俱进选好题、把准题、解难题。要完善学员自主选学制度,坚持按需点单、精准上菜,既有“家常菜”又有“特色菜”,通过上大课强信仰、“开小灶”补短板,让学员各取所需、各有所获。
干部教育培训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做好“训”“培”结合,是提升干部整体素质、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提高执行力的必然要求。唯有深挖细掘、学践贯通,发挥好干部教育培训实效,才能为建设堪当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工作赋能增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