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6日
第06版:06

非遗进社区 文化润民心

安育琛 34岁 运河区滨河社区党总支委员、居委会副主任

滨河社区自成立以来,始终注重传播传统文化,并设立了马振领非遗工作室。马振领老师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竹刻艺术和刻纸艺术的代表性传承人。这些年,到了节假日,我们常会邀请他来为辖区居民传授刻纸和竹刻技艺。

2020年,我来到滨河社区工作,一上班就接到一项“艰巨”的任务——组织辖区居民开展非遗进社区活动。

说实话,在那之前,我从未组织过这类活动,对非遗也没什么了解,单纯地以为非遗是那些手艺人、老师傅的事情,和老百姓没啥关系。所以接到任务时,我头都大了,特别担心没有人来。

让我感到意外的是,举办活动的消息刚一发到居民微信群,报名参加的人便主动开始接龙,不到半天时间,报名就满员了,参与者有老人、有青年,也有孩子。

一次又一次的活动,打破了我对非遗的认识,让我慢慢爱上了这些沧州本土的非遗项目,也让我对家乡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每次举办非遗进社区活动,我们都会事先和马振领老师商议出一个主题。课堂上,他传授非遗技艺,我们则利用间隙讲解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比如,朗吟楼、南川楼落成时,马老师指导参与者为两座楼刻剪影,我们就讲朗吟楼、南川楼的前世今生……

这些年,我们还经常组织竹刻、标本制作等非遗项目的学习活动。此外,弘扬传统文化的工作,我们还做了很多。

沧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其中医药文化更是源远流长,战国神医扁鹊、金元四大家之首刘完素、中西医汇通学派代表人物张锡纯……这些名医大家,都与沧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医药文化深深浸在沧州的城市血脉之中。

今年,我们先后两次组织辖区居民和幼儿园孩子们,到沧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学习感受医药文化。通过活动,大家近距离观察中药材的生长过程,了解药理知识,领略中医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激发了大家探索医药文化的浓厚兴趣。

这些年,像这样的文化活动,我们社区每年都会组织20余次。这些活动就像一块磁石,吸引着广大居民去主动学习了解沧州文化。平日里,有的居民看到我,会主动询问近期有没有活动安排。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小朋友,在学会了给朗吟楼刻剪影之后,还特意去实地参观了一番,并在现场朗诵了一首古诗。

通过举办这些文化活动,居民对家乡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家乡产生了更深的感情。对我来说,这就是最骄傲的事。

2023-10-26 安育琛 34岁 运河区滨河社区党总支委员、居委会副主任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07252.html 1 非遗进社区 文化润民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