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胡学敏 通讯员吴晶)连日来,在任丘市鸿鹄种植专业合作社玉米秸秆收储基地内,都是热火朝天的景象。工人们忙着对收来的秸秆压块、打包,进行饲料化处理。不久后,这批黄贮饲料将运往内蒙古、山西及省内的石家庄等地,为当地养殖企业的牛羊提供口粮。“今年玉米收获期的天气好,秸秆质量好,现在已经打包近1万包了。”合作社负责人张亚军说。
任丘市鸿鹄种植专业合作社是我市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的企业之一。近年来,我市按照“扩规模、提效益、强带动”的思路,以中央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为抓手,先后在泊头市、任丘市、献县打造国家级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培育打造了一批集秸秆收储、加工、利用于一体的农业加工企业,发挥产业辐射带动效应,形成了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的“五化”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格局,有效推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37家秸秆综合利用经营主体,基本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和农户广泛参与的市场化运作机制,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以上。
在位于泊头的河北恒真生物肥料有限公司,工人将粉碎后的秸秆与畜禽粪便按照比例混合均匀,加入发酵菌剂进行发酵。经过控温发酵,秸秆完全腐熟后,再加入不同营养元素配成适用于不同作物的测土配方肥料,实现秸秆的循环利用。公司总经理宋寿国说:“我们采取整村推进的方式,在10多个村开展秸秆收储,用秸秆有机肥与老百姓换秸秆,今年已经回收秸秆2万吨。”
据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如今,很多秸秆收储企业为加快收储进度,适应农户需求,创新方式方法,把服务送到田间地头。一些企业派出茎穗兼收玉米收割机到田地里,一方面帮助农民收获玉米,一方面把粉碎后的秸秆运回公司,农民则可以用秸秆抵消收割费用。这样一来,既帮农民节省了收割费用,让秸秆离田更彻底,还减少了一次旋耕环节及费用,有利于平整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