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话:重技能,强思考,育爱心。近年来,全市职业教育坚持德技并修、特色发展、改革驱动,强力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支撑,也为学生成长和成才带来了新的精彩。为此,本报特推出“职教风采”栏目,聚焦我市职业院校的“奋进之笔”,全方位展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学相长的职业教育风采。
沧州工贸学校是国办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名牌校。目前开设18个专业,其中省级骨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市级骨干专业1个,市级特色专业1个。拥有数控、汽车、建筑、财经、电商、计算机等10大类70个实训室,为校内外学生技能学习创造了充分的实训条件。
党建+全员导师制
凝聚多方力量 共助学生成长
10月22日,在河北省射箭城市冠军赛上,来自沧州工贸学校2123班的孙溥泽夺得两项奖牌。
领奖台上笑容满面、自信满满的他,刚入学时可不是这样。经历了中考失利,孙溥泽缺乏信心,害怕学习,情绪低落,对未来满是迷茫。
了解到孙溥泽有射箭方面的特长后,2123班班务指导委员会决定以此为突破口帮他树立自信。委员会主任刘宾(教工第三党支部支部书记)多次与孙溥泽促膝长谈,鼓励他积极向上,发展兴趣特长,同时,主动联系家长和相关俱乐部,为他进一步学习射箭做好准备。委员会副主任张朝辉(班主任)联系任课老师,为他量身定制学习计划,确保学习练箭两不误。委员会里的家长代表则担负起了孙溥泽往返学校与俱乐部的接送任务。
今年9月,孙溥泽在“超级射手2023赛季室外射箭邀请赛”上摘得两项桂冠。这大大增强了他的信心和勇气,也让他拥有了前进的动力。
沧州工贸学校实施党建+全员导师制以来,积极探索推行“1+5”班务指导委员会制度,由班主任、党支部委员(或中层干部)、党员教工、行政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和家长代表,共同组成班务指导委员会,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形成了中层干部牵头引领、班主任组织落实、党员教工协同配合、家长代表积极参与的全员育人格局,携手共助学生成长。
专业法人
明确努力方向 强化职业技能
1701班的张天宇,对会计职业充满向往。进入沧州工贸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后,他通过专业法人团队的“专业认识”入学教育培训,明确了努力方向。专业法人团队和任课教师帮助他制定了详细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调整完善。
在校期间,张天宇不仅被学校评为学习标兵和优秀共青团员、考取了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而且在市级专业比赛中获一等奖。毕业后,他如愿进入一家财务咨询公司,走上了会计岗位。
沧州工贸学校注重专业开发建设,从2016年开始,就形成了“专岗、专人、专责”的专业法人制度。明确了专业建设管理任务、目标和标准,形成了“一级管理,两链引领,8字螺旋,动态调整”的专业建设管理模式和“产学研”互惠专业法人团队建设模式,借助信息化管理平台,不断深化专业开发建设。
通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检验,专业法人制度取得了明显效果,以此为基础的教学成果《基于诊改理念的中职学校专业法人制度研究与实践》,获河北省第十届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22年,学校在全省诊改国培中进行了专业法人制度典型案例分享。
校企深度合作
提前步入“职场” 实现就业梦想
8月25日,对于2021届毕业生许盛贺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因为170余名学弟学妹走进了他工作的地方——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哈弗分公司,开启了为期6个月的岗位实习。
两个月来,在冲压、冲焊、总装、喷涂、物流、成型、座椅等生产车间,大家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现在的从容应对;从“老师,我很累”到“老师,我能行”,无论是专业技能还是职业素养都得到了显著提升。一些表现出色的同学,更是得到了企业主管和领导的认可、表扬。
学校通过共建订单班、教学见习、产学研一体、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建等模式,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帮助学生提前进入角色,提升职业素养,强化职业道德,为日后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深入企业开展顶岗实习的同时,学校还帮助企业解决相关科研难题,利用专业优势,助力企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