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胡学敏 通讯员刘浩)10月31日,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沧州市2023年20项民生工程全部完成省定年度目标任务。其中,棚户区改造、“四好农村路”提升、农村厕所提升、就业促进、义务教育学校扩容提质、青少年儿童脊柱侧弯防控、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素质能力提升、文化体育惠民、精准助残服务、“河北福嫂·燕赵家政”提质扩容等工程超额完成省定年度目标任务。
棚户区改造工程。目前,全市新开工15758套,基本建成5292套。
“四好农村路”提升工程。目前,累计建设改造农村公路570公里,改造“对接路”30.4公里。
就业促进工程。1月至10月,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7665人。
义务教育学校扩容提质工程。截至目前,9所学校全部完工,校舍面积实际完成6.6万平方米。
青少年儿童脊柱侧弯防控工程。安排75家筛查机构入校初筛,并对初筛异常、初筛漏检学生进行入院复筛复查。截至目前,我市共计完成1231478名学生的筛查,复检复查10216人。
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素质能力提升工程。截至目前,已累计新增养老护理员持证人员数量378人。
文化体育惠民工程。截至目前,已发放文化和旅游卡17385张,发放文化和旅游惠民券403529张;建设体育主题公园20个,健身步道30条,足球场22个,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等球类场地53个,新建、更新健身设施781处。
精准助残服务工程。目前,已为9284名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任务完成率100.91%;已为3432名残疾人提供适配辅助器具,任务完成率104%;已为3915名残疾人提供就业培训服务,任务完成率108.51%;已为2562人次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任务完成率104.4%;已为852户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任务完成率101.55%。
“河北福嫂·燕赵家政”提质扩容工程。截至10月31日,累计培育星级巾帼家政基地16个,任务完成率100%;累计培育星级河北福嫂16人,任务完成率100%;累计开展巾帼家政服务进社区(乡村)活动312次,任务完成率130%。
此外,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口袋公园建设工程、校园食品安全提升工程、孕妇产前基因免费筛查工程、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托育机构示范创建工程、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程、低保特困“两癌”患病妇女救助工程、法律援助扩面提质工程、政务服务掌上办提升工程等均高质高效完成省定目标任务,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对民生工程完成情况进行“回头看”。查进度,对照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和统计口径,逐一核查20项民生工程的实施进度和完成情况。对已完成的工程逐一核实,保证数据真实准确。查质量,对已完成的民生工程进行评估验收,按照既定标准要求,严格检查工程实际成效,不符合要求的工程及时提出改进措施,立行立改。查问题,深入查找问题和不足,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抓好落实。通过开展“回头看”活动,进一步打牢民生工程“质量关”,确保老百姓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