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胡学敏 通讯员郄佩娟)眼下,任丘市出岸镇小关村种植的200亩山药喜获丰收,村民们正利用挖掘机采挖山药。随着机械的隆隆声,田野里出现一条条沟垄,村民再用铁锹把一根根山药“起”出来。不一会儿,田间就码起一堆堆山药。经过分拣后,这些山药被装上运输车,运往各地。
“小关村种植的山药以‘紫药’为主,水分少,口感细腻绵甜,药用价值在各类山药品种中也很突出,很受经销商欢迎。”据村民介绍,这些山药一部分通过经销商销往重庆、武汉、成都等地的市场,一部分会运往安国市的制药厂进行深加工。
“出岸镇的土地多为沙质土壤,适合山药生长。山药的生长期为5个月,种植和采挖山药用工需求较大,可以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出岸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当地政府因地制宜,大力推广种植山药,除了小关村,百尺村、东良淀村等地都开展了山药种植。截至目前,出岸镇共种植山药近千亩。
“今年行情比较好,地头上收购价格每公斤6元,平均亩产3500公斤,亩产值2万余元,毛利润1万元左右。”种植户孙洪波说。
山药种植不仅让种植户尝到了甜头,也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每年种山药和收山药,都需要不少人工,每天能有100到300元的收入,关键是守着家门口挣钱,踏实。”村民孙小暑笑着说,他和家人从事山药种植采挖工作多年,每年都要忙一阵。如今,出岸镇有百余人从事山药种植、采挖。
“种植户尝到了山药种植带来的甜头,很多种植好手打开思路,不再局限在本地种植,纷纷到大城、霸州等周边县市承包土地,扩大山药种植规模。”小关村党支部书记秦会平说,接下来,村里准备成立合作社,对种植户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统一技术指导,特别是在选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进行严格管理,进一步提高山药的质量与产量,推动当地山药种植走上标准化、规模化、组织化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