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鲁萍 通讯员刘昊 杨迪)日前,沧县抢抓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机遇,引进两个院士科研团队,与北京林业大学6位教授签订合作协议,为县域优质枣品种选育及病虫害防治提供了技术支撑。截至目前,沧县17家红枣加工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开发新产品33个,申请专利46项。
近年来,沧县以做大做强红枣及食品加工产业为目标,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培育本土人才、推动校企合作等措施,不断推动县域枣产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高端人才引进工程。为引进的高端人才提供租房补助、购房补贴、免费人才公寓等优惠待遇。截至目前,发放院士智力补贴、人才强冀工程项目支持经费、院士重点合作单位资金共计75万元。
实施本土人才培育工程。针对调研过程中本土人才缺乏这一问题,开展本土人才科技培训。依托红枣标准化生产、现代果品产业建设、良种推广等省级项目,县域13名科技专家在26个标准化管理示范村、34个红枣种植村进行先进实用新技术推广,开展枣树病虫害防治、修剪、嫁接、栽培等技术指导60余次,累计参与800余人。
实施校企交流合作工程。沧县全力推动高端平台建设,持续开展“百家院校进沧县”活动,引导县域红枣加工重点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交流合作。其中,沧州美枣王食品有限公司与中国农科院食品研究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设了集研发、试验、批量生产于一体的中试车间;沧州全鑫食品有限公司与天津科技大学建立合作关系,正在推进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