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吉福社区,几位慈眉善目的老奶奶带着一群小朋友学剪纸,给他们讲故事,和他们一起吃饺子。老人是吉福社区的“共享奶奶”。
“共享奶奶”是社区招募的一批身体健康又有空闲时间、乐于为社区服务的退休老人。她们以志愿者的身份,为社区有需要的职工家庭提供接送孩子上下学、陪孩子写作业、在父母回家之前照顾孩子等服务。而在“共享奶奶”需要人照顾时,孩子的父母也会以志愿者的身份,为她们提供日间照料。
“共享奶奶”的出现,受到当地社区居民尤其是双职工家庭的欢迎。与此同时,“共享奶奶”乐在其中,在发挥余热、体现自身价值的同时,还能享受到小区内年轻居民的陪伴和照顾,既播撒爱也收获爱。
“共享奶奶”作为互助型社会的一种积极探索和尝试,确实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一来,这种志愿服务模式,解决了社区一些职工家庭的现实困难,尤其是对于部分双职工家庭来说,有了“共享奶奶”帮忙照料孩子,为他们解决了后顾之忧。二来,这是一场爱的“双向奔赴”。“共享奶奶”并不是只有付出没有收获,社区年轻父母在老人需要照料时,反哺老人,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也为社区解决老人日间照料问题提供了新路径。同时,“共享奶奶”也像一座沟通的桥梁,使社区居民熟悉了起来。因为“共享奶奶”,社区居民之间的距离拉近了,社区也因此变得更加和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衰老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事情,也应该是政府、社会和每个为人子女者都应该关心的问题。当老人渐渐老去,让他们依然被社会所需要,让他们的需求被满足,更让他们的晚年快乐起来,成都“共享奶奶”的做法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