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07日
第04版:04

六年进博让合作共赢惠及世界

新华社记者

又是一年金秋时节,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5日如期而至。在形似“四叶草”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来宾齐聚展会,超过3400家企业参展和近41万名专业观众注册报名。

进博会由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谈及进博会六年来取得的成就,不少嘉宾和展商纷纷表示,进博会是中国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的缩影,有力推动世界分享中国大市场、共享中国新机遇,让合作共赢惠及世界。六年来,中国举办进博会的初心不改,迎五洲宾客、汇全球好物,不断推动世界各国客商把握新时代中国发展机遇,深化国际经贸合作,实现共同繁荣进步。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六年来,进博会为各国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实现共同发展。

“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案的重要平台”“提升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绝佳机会”“拓展中国市场的好渠道”“探索交流合作的绝佳窗口”……今年,百余名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全球总部高管来华参加进博会,规模创新高。

西班牙经济学家胡里奥·塞瓦略斯认为,中国以进博会为窗口,传达着坚持扩大对外开放、与世界加强经贸关系的意愿,体现其对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的承诺。

前五届进博会,参展企业首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服务约2000项,累计意向成交额近3500亿美元。作为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进博会越办越好,彰显了中国支持自由贸易、推动合作共赢的坚定立场和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支持经济全球化的襟怀担当。

本届进博会为来自30个最不发达国家的约100家企业提供免费展位、搭建补贴等措施,持续推动这些国家的特色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正如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合设机构国际贸易中心执行主任帕梅拉·科克—汉密尔顿所说,进博会不仅是促进国际贸易的“强大平台”,更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机遇”。

国际贸易中心是进博会合作伙伴,每年都会组织一批中小企业参加进博会。截至第五届进博会,国际贸易中心已组织来自37个发展中国家的260家企业参加。在科克—汉密尔顿看来,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推动最不发达国家出口持续增长,“进博会实际上是该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六年来,进博会“朋友圈”持续扩大,吸引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文化背景的新老朋友同赴“中国之约”,成为中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实践平台,发出了促进世界经济包容性增长的时代强音。

2018年,在首届进博会开幕式上,时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以桥为喻,从进博会联想到中国建设的“三座桥”:“通往世界之桥”“通往繁荣之桥”“通往未来之桥”。诚如拉加德描绘的意象,进博会也是一座桥梁,连接着全球好物、各国企业、民生民心,更连接着全世界民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景。

“进博会已成为中国分享发展机遇、加强同跨国公司合作的重要平台,传递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强烈信号。”全球矿业公司力拓集团首席商务官兼中国区主席白睿明说,今年他将同集团首席执行官一起与会,期待“感受进博会与中国市场的脉搏”。

广交会、消博会、服贸会、中非经贸博览会、中阿博览会等大型合作交易展会与进博会一道,形成了国家级“展会矩阵”。这些展会溢出效应不断放大,对促进国家级商品和服务的供需对接、增进各国贸易往来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各国共享未来积蓄动能。

“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中国的成就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全球经济。以开放纾发展之困、以开放汇合作之力、以开放聚创新之势、以开放谋共享之福,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断向前。开放中国的进博初心一以贯之,与合作伙伴一道,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宝贵确定性。

据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

2023-11-07 新华社记者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08318.html 1 六年进博让合作共赢惠及世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