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稳定收入、有更高认知、有更多情绪价值追求……
当城市老年人开始面临养老问题时,以日间照料和居家上门养老服务为主的城市养老,亟待破题。
从送餐、助浴、智慧养老,到为老人打造全业态养老体系,在摸索中找到便民服务、三助一护、康复器具租赁、智能设备服务打包等盈利点,相关机构正在持续强化自身造血能力。
600余万元投资智慧养老
大屏幕上,数十个小“点点”正在地图上跳动,这每一个跳动的“点”对应一个戴着智能腕表的老人,他们的行动状态、运动轨迹、姓名、年龄、联系方式,都轻松可查,力争必要时相关人员可以最快速度开展救助。
在位于新华区的沧州昊福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服务中心,各色终端设备让人大开眼界:固定一键呼、智能手环、视频互动终端、智能拐杖、陪伴机器人……有需求的老年人只需轻按按钮,一键接通专业养老平台,在家就能轻松享受包括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保健等在内的数十种涵盖主要生活需求的项目。
深耕养老产业多年,昊福养老公司负责人李建国认准这一夕阳工程是朝阳产业。尽管道路是曲折的。
四菜一汤、每餐6元。这是昊福对所服务社区60岁以上老人的饮食福利。这个价格,多少是有着公益属性在里面,而对外正常营业的食堂,同样餐品收费每位12元,尽管也利润微薄,但还可以用来反哺公益。
在政府购买服务的这些年间,老年人更热衷于用政府补贴偶尔点餐,至于一些上门的服务,大多数人因为习惯问题,在心理上接受比较慢。李建国做过统计,从2016年5月建立平台,通过信息平台为用户提供的各类居家养老服务近百万次,点餐服务应用就超过90万人次。
但公司要长久运营,不能仅仅把眼光放在餐食上。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是关键。
多年来,公司先后在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管理系统的软硬件建设上投资600余万元,自主研发的系统取得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2项。目前昊福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已有入网老年用户1.7万名,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经历过长期实际运营检验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管理系统。
大数据的应用,既方便了老人,又能够实现民政部门的全程数字化监管,大幅提升政府的监管工作效率,同时有效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更为政府精准投放养老服务资源提供了翔实的数据支持。
“时间银行”兑换服务
一年的志愿服务,换取87积分。家住运河区福安社区的李海霞,是福安社区“夕阳红”志愿服务队队员。和她一样的志愿者,在60岁以前存下的时间,可以在60岁以后兑换社区的养老服务。凡在日间照料中心备案并在这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均可获得相应积分,每服务1小时积1分。积分的50%可用于60岁以后兑换养老服务,剩下的50%积分可兑换体检卡或中医理疗服务。
在福安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了居民总数的五分之一,高龄、空巢、伤残和需要帮助的老人较多。为此,社区建起了700余平方米的日间照料中心,无偿提供助医、助餐、助浴、助洁、精神慰藉和日常生活应急协助等服务。
为了让更多老人享受到这些周到、细致的服务,福安社区秉承“低龄存时间 高龄享服务”的理念,于2021年启动“时间银行”,积极探索并逐步完善“时间银行”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办法,鼓励社区的低龄老年人加入“夕阳红”志愿服务队,将参与公益服务的时间存进“时间银行”,年满60岁后再以“零存整取”或者“随要随取”的方式兑换养老服务。
在这里,大家存储的不是现金,而是帮助别人的“爱心时间”。体检、理疗、健康评估,送餐,也都能以积分来衡量。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2年末,沧州市常住人口731.48万人。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151.55万人,占比20.72%,我市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占比20%—30%为中度老龄化)。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用工成本持续增加。除了专业的护理、康复、家政等服务,一些精神慰藉和日常生活应急协助等服务,完全可以由志愿者来承担。
养老服务需要更多年轻人的参与,需要让更多人了解,一方面是解决当下人力缺口的重要举措,更重要的也是通过志愿服务浓厚氛围、增加黏性。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如此才能实现养老产业的正循环。
养老盈利的更多可能
来到沧州不足半年,张文峻就已经跟小伙伴把沧州的“特产”摸了个遍。除去大家都熟悉的冬枣、面花、鸭梨,他还把目光投向了土猪、溜达鸡、小磨香油,这些沧州“土生土长”的优质产品,不仅能追根溯源,还能够实现从田间地头直接到百姓餐桌,省去“中间商”的层层加码,让社区居民能够用最低的价格采购到最优质的产品,实现农户、居民、机构的多赢。
张文峻是小橙长护(沧州)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作为一家除了新疆、西藏,已经在国内所有省会城市铺满的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运营商,小橙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也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营模式。2023年8月,小橙集团正式布点沧州,如今已经运营3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还有10个服务点签约待启动。
“高频次、低利润,米面粮油和高品质生活必需品的采购,这是我们便民服务的盈利点之一。”张文峻坦言,集团的自有商城有采购和运输的优势,加之对当地特产的销售合作,通常都可以实现盈利。
而对于已经在全国拥有5000多位护师、拥有自己培训学校的小橙来说,专业的“三助一护”(助医、助餐、助洁、上门照护)服务也颇具优势。“小橙与天津几大医院联动合作,可以实现绿色就医,挂号助医。”张文峻介绍,沧州市民如果有去天津医院排队、预约的需求,小橙有专业的人员可以代办。
小橙的第三张“王牌”,是公司自有品牌康复器具的研发、销售和租赁。
一张价值7000元的护理床,集合了4项发明专利。使用者躺在床上,无需任何其他辅助工具,通过一个在墙上的探头,就可以“扫描”得到呼吸、脉搏、体温等各项基础数据,并在危险时发出警报。
为了降低消费者使用费用,小橙还推出康复器具租赁的业务,7000元的护理床3000元即可租赁使用多年,而家庭用品的适老化改造也正在为公司带来更多盈利点。
“每个站点至少需要站长、助老员、运营专员、护师、康复理疗员等7人,工资、社保等每月固定支出约为4万元。”张文峻虽然不到40岁,但在行业内已摸爬滚打了10余年,2011年养老行业与他并肩的万人队伍,如今只剩少数人还在坚持,大家观望的观望、离开的离开。“但总有些人要去做探路者,探出一条路来,才会有更多人跟上来。”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