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08日
第05版:05

大化工业遗存文化区

工业风&艺术感 引领时尚文化风潮

■本报记者 赵宝梅 本报通讯员 王良俊 摄影报道

大化工业遗存会展中心举办滑步车锦标赛

火车餐厅体验浪漫晚餐

“1973大化火车站”美丽夜景

工业风&艺术感

高低起伏的厂房建筑、纵横交错的管道艺术森林、浪漫别致的机车餐厅、开阔敞亮的会展中心……最近,正式对外开放的沧州大化工业遗存文化区(简称文化区)里,各种文化活动层出不穷,观光、餐饮、娱乐、休闲等丰富的业态吸引着市民,这个昔日沧州老工业基地,经历蝶变后,正以其独特的工业风和艺术感,引领着时尚文化风潮。

工业景观变身艺术街区

初冬时节,暖阳和煦。大化工业遗存文化区里,部分工业景观开启运营,丰富的业态让这里变身文化艺术街区。

踏入文化区,最先进入视野的便是一大片错综复杂的管道设备与高塔,这是原来的化肥和尿素生产区域,也是由化工装备及建筑变身而来的工业艺术森林。进入观光廊道,周围是层层叠叠的压缩机和密密麻麻的管道,在经过修复后更具怀旧情怀。穿行在廊道中,游人被浓浓的工业风和独特的艺术感包围。

原造粒塔的底层,大化展览馆成为沧州人追忆大化历史文化的场馆。一张张图片,伴随着文字介绍,还有很多老物件,让大化在这里30多年的发展历程历历在目。无论是轰轰烈烈的建厂情景,还是生动火热的生产画面,都令人感慨万千。一些大化退休老职工,专门来此参观,回忆曾经的岁月。

最吸引人的要数“1973大化火车站”,这个由原货站月台改建而成的机车商务区,云集了不同年代、不同类型的老火车头,10节绿皮车厢被装扮得流光溢彩。在充满浪漫氛围的火车厢里,吃一顿旋转小火锅,读一本书或品一杯咖啡,再逛逛文创产品,买些怀旧零食,漫步在醉人的月台上,说不出的惬意。

在机车商务区的西侧,紧邻运河堤顶路的一片区域,则是一个休闲公园,园内水流清澈、植被茂盛,人们可倚栏远眺、休憩小坐,感受独特的工业艺术氛围。

文化活动营造艺术氛围

11月4日至5日,大化工业遗存文化区人潮涌动,第二届狮王杯滑步车锦标赛第一季在这里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近千名孩子齐聚文化区会展中心,进行激烈角逐。

5000多平方米的大化工业遗存会展中心内,场地开阔、设备先进,孩子们在各自赛道上完成一轮又一轮比赛。其间,上百名来自外地的家长和孩子沉浸在文化区众多工业风景观中,参加主办方组织的研学活动,乘船沿运河游览沧州园博园、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及南川老街,品尝沧州特色美食,满载而归。

一个月前,这里还成功举办了大运河音浪音乐节,说唱、舞蹈、DJ、摇滚……精彩的音乐演出吸引了众多沧州及周边县市年轻人前来观看,在声光电交织的夜晚,年轻人尽情舞动,整个文化区灯光闪烁、呐喊声阵阵,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夜晚,文化区里也是歌声嘹亮,热爱音乐的老年二人组、追逐摇滚的青年歌手,陶醉在音乐世界里,在或热烈或伤感的歌声中,传递出浓浓的音乐情怀,营造出独有的艺术氛围。

随着文化区管理运营的日渐完善,各种文化活动、体育赛事、团建学习等都陆续开展起来,这里也成为沧州人感受文化艺术的又一新平台。

潮流打卡掀起艺术热潮

穿着或优雅或酷飒,有专业的摄像团队,穿行在工业遗存文化区的各个角落,拍一组工业风艺术照,成为当下沧州人追逐潮流的一种方式。

周末,一个小伙儿在工业管道丛林中拍照。他身着皮衣,头戴白色头盔,脚蹬马丁靴,身边是一辆重型摩托车。“工业遗存的化工装备和我这身行头很配,在这里拍照很出片。”小伙儿说,他喜欢机车风,很早就想拍一套这样的照片,今天终于实现了。

在“1973大化火车站”区域,一位身穿红色风衣的女孩倚着黑色托马斯小火车车身,红与黑的搭配,让照片极具艺术感。她还选择在“1973”“沧州”“大化↔幸福”等文字前留影,当美美的照片发至朋友圈,瞬间引来众多朋友点赞评论。

“从抖音上看到别人在大化工业遗存火车轨道上奔跑的小视频,我也想来体验一下。”“这里既有化工装备,又有机车餐饮,是感受工业艺术的好地方。”……有人觉得新奇好玩,有人觉得拍照出片,也有人为了体验火车就餐……记者随机采访来这里游玩的市民,虽然他们观感不一,但都收获满满。

未来,随着诸多商业机构的入驻,市民还可以在这里享受香浓的咖啡和美味的甜品,欣赏一次美术展或参加一场比赛,挑几件喜爱的艺术品,在酒吧畅玩到天亮……在享受文化艺术熏陶的同时,也将美好的回忆永远留存。

2023-11-08 ■本报记者 赵宝梅 本报通讯员 王良俊 摄影报道 大化工业遗存文化区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08471.html 1 工业风&艺术感 引领时尚文化风潮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