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08日
第05版:05

“双11”网络诈骗又出新花样

陌生快递不要拆 优惠链接勿点开

■ 本报记者 赵宝梅

近日,家住锦绣天地小区的张女士收到一个陌生快递,打开一看是一张某家电品牌“提货卡”,卡上写着“扫码0元提货”,包裹内还有宣传页和手机链等赠品。虽然张女士没买过这个产品,但她还是扫码加了对方微信,殊不知,一场诈骗已悄然开始。

按照“客服”指点,在向对方提供了手机号和提货卡截图后,对方邀请她加入了“返利群”,之后她被要求下载某个软件,开始刷单任务,然后等待返利。而她不知道的是,“提货卡”是近期一种新型诈骗手法,前期以小额返利获取刷单人信任,等其大额充值后,本金和返利一并消失。

无独有偶,市民刘玲前不久也收到一个陌生快递,里面有手机支架和一张“刮刮乐”卡片。“手机支架留下了,‘刮刮乐’卡片果断扔掉。”刘玲说,刮出奖品后肯定让你输手机号或银行卡信息,这不就是诈骗套路吗?

随着“双11”的到来,各种以促销为噱头的诈骗也频频现身。尤其是扫码返利提货的新型诈骗手段,因其比较隐蔽,让不少老年人上当受骗。各种日常使用率较高的小礼物也随着陌生快递不请自来,难免会让收件人产生些许意外,减弱警惕心理。公安部门提醒,隐藏在暗处的发件人并不会干赔本的买卖,小礼物只是敲门砖,是推送二维码的媒介,而二维码则是诈骗的开始。

除陌生快递外,最近,各种以优惠券、红包等形式为包装的促销链接也开始“狂轰乱炸”。在各大电商平台,这样的优惠信息随处可见。不法分子以此引诱消费者绕过平台私聊交易,盗取个人信息或传播电脑病毒等。

市消协相关负责人提醒,市民在收到陌生快递时,尽量不要打开,更不要随便扫其中的二维码。收到红包或优惠链接,尤其是页面跳转到其他网页需要输入个人信息才可以领取时,一定要立即关闭。对于陌生人发来的链接或二维码,不点击、不扫描,如不慎点击,一定要及时修改账号密码,并通过安全软件查杀木马病毒。

2023-11-08 ■ 本报记者 赵宝梅 “双11”网络诈骗又出新花样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08473.html 1 陌生快递不要拆 优惠链接勿点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