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顺民心、聚人心;多方议事找到解决难题的突破口;物业管理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社区、物业公司和居民之间互帮互助……运河区南环中路街道办事处不断探索符合居民意愿的特色服务品牌,实行多元化、精细化服务——
志愿服务成“黏合剂”
“我们一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0月15日,市区狮城公园广场,铿锵有力的诵读声激荡人心。
当天,运河区凤凰城社区联合正新文武读书研习社及市区4所小学,共同开展百名狮城少年诵读沧州活动。《沧州铁狮重铸记》《正是男儿读书时》……孩子们慷慨激昂地诵读着一篇篇经典作品,抒发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报效家乡和祖国的真切情感。
百名狮城少年诵读沧州活动,是凤凰城社区创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新动作。凤凰城社区位于南环中路街道办事处辖区,下辖凤凰城B区和C区两个生活小区,常住人口8000余人。为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子,凤凰城社区党委将志愿服务融入社区治理,整合辖区多方资源,开展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在社区党委书记孙亚坤看来,志愿服务是暖人心、顺人心、聚人心的“黏合剂”。群众需要什么,志愿服务就应开展什么。凤凰城社区以“一老一小”为主要服务群体,充分调动楼门长、“双报到”党员、辖区门店等多方力量,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越来越多的居民从志愿服务活动的服务对象变成主动参与者。
辖区居民张金耀是沧州医专的一名思政课教师,他和爱人在社区家长学校定期开展公益讲座,为居民解答家庭教育方面的困惑;
居民孙国瑄在社区开办读书角,让孩子在经典诵读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
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画”出了社区共治共享的“同心圆”。凤凰城社区定期将居民的兴趣爱好、急难愁盼汇总成“订单”,向辖区1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派单”,适时开展不同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实现社区服务“零距离”、居民诉求“全响应”。
社区事情多方议
如今,一到下雨天,学府社区农科院宿舍东平房区的居民不再提心吊胆了。
这些年,小雨,院里蹚水,大雨,屋里淘水,居民们谈雨色变、苦不堪言。
农科院宿舍东平房区地势低洼,为解决小区积水问题,学府社区党委多次召集市、区有关责任部门,农科院相关负责人及居民代表共同协商。经多方协调、层层审批,今年5月份,又对小区的地下管道进行了重新铺设,居民20多年来的困扰终于消除了。
学府社区辖区老旧小区多、基础设施落后,为尽最大努力解决居民反映强烈的难事、烦事,社区党委在征集民意的基础上,推行多方协商机制。出现什么难题,需要跟哪些人、哪个部门协调,社区党委就把相关人员召集到一起商量。
学府花园小区不少居民反映电动自行车没有地方充电,经社区党委、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学府花园物业共同协商,在小区空地上新建了一处900余平方米的集中充电场。
学府花园小区和医专小区部分楼体外墙墙皮脱落,通过社区党委多方沟通,将这两个小区的破损楼面全部粉刷一新。
社区事情多方议,收集了民意,汇聚了民心。在多方讨论中,一个个难题找到了解决的突破口。社区党委书记刘春雨说,要围绕群众的烦心事、难心事,邀请各方人士共同协商议事,真正把人们关心的事情办实办好。
社区物业互相帮
日前,滨河社区滨河龙韵东区5号楼2单元的电梯出现故障,需要动用公共维修基金。社区与物业分头行动,有和住建部门联系的,有入户征集民意的,很快就把电梯修好了。
在滨河社区,这并不是个例。
前段时间,滨河龙韵东区和西区的居民反映,小区内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不够用,经社区党委和物业联合推动,为这两个小区分别加装了充电桩。
社区有事,物业鼎力相助。物业碰到难处,社区及时援手。在滨河社区,社区和物业成了互帮互助的好友。
滨河社区辖区内共有滨河龙韵东区、西区两个小区。作为有物业管理的新建小区,怎样和物业携手为居民服好务,是社区治理工作中的重头。
滨河社区发挥和物业在同一栋楼办公的优势,探索推行“党群连心、物居结合”的新路子,通过组织共建、资源共享、事情共商、活动共办,促使物业管理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让社区、物业公司和社区居民之间实现良性互动。
如今,在南环中路街道办事处辖区,每个社区都根据各自优势和特点,探索出符合居民意愿的特色服务品牌:名人社区通过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模式,延伸基层治理触角;亚龙湾社区将日间照料中心打造成为辖区老年人的“温馨港湾”;天成领秀社区通过三方共建,让百姓健身房成为居民的“幸福驿站”……南环中路街道党工委将构建多样化、广覆盖、高便捷的服务体系,真正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