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康学翠
渤海之滨,运河之畔,中外客商云集,共襄盛会。
11月13日至14日,以“扩大开放合作 携手发展共赢”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沧州)中小企业合作论坛在沧州举办。来自中东欧国家驻华使节及政府、友城代表和中国驻中东欧国家使馆代表及国内外商协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代表等近400人齐聚一堂,共叙友情、共谋合作、共话发展。
室外,寒风瑟瑟。室内,沧州对接“一带一路”、深化对外开放的氛围,却如春天般生机勃勃。
在锂电池产业链发展论坛、再制造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优化服务赋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论坛等活动现场,与会嘉宾们围绕主题,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和工作经验,就相关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产业实践经验进行交流,凝聚新共识,探索新路径。
“沧州是北方重要的锂电池产业聚集地,拥有成熟且广泛的供应链,而伴随中国‘双碳’战略的实施,作为河北省首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沧州以锂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发展与升级潜力巨大。”远景动力全球执行副总裁勝雅彥说,远景动力落户沧州打造零碳电池生产基地,他们坚信,将会进一步推动全球电池产业链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也为全球交通产业脱碳带来强劲的动力。
中国建设银行沧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郭鹏军对河间再制造产业发展称赞不已。“再制造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不仅成为河间的特色产业,也是河间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他表示,建行沧州分行将通过一揽子综合化金融服务,帮助再制造产业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完善产品类别体系,推动形成一批再制造领军企业。
“抓住发展的关键时期,用足用好国家各项政策红利,不断修炼内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影响力,积极拓展国内市场发展空间,稳步拓宽国际合作新空间。”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庞超然对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给出建议,他表示,将来要创造更多机会,与相关中小企业多交流、多调研,形成更好的研究成果,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出一份力。
与各论坛的主题演讲、圆桌会议形式不同,首次开展的中国—中东欧国家中小企业跨境撮合对接会,给了中外参会企业面对面交流、推介自己的机会。
活动现场,来自10个国家的277家中外客商前来寻找合作伙伴,企业涉及汽车制造、清洁能源、智能装备、激光产业等多个领域。洽谈现场,在欢乐融洽的气氛中,各企业负责人详细介绍企业的特色和优势。首轮洽谈结束,就有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三创联盟(沧州临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产品开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轻型拖挂房车生产企业。身处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也让三创联盟能够接触到更多国外的信息。多年来,三创联盟引入美国、德国、罗马尼亚等多个国家房车技术的同时,根据国外房车市场新动态、新方向,还主动开发出移动警务车、移动检测车、移动木屋。
对接会上,三创联盟与来自匈牙利的ACPM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以往公司都是去各地参加展会、广交会或者在线上推销产品,没想到这次在家门口,就找到了合作伙伴。他们将帮助我们拓展欧洲市场,也希望以此次合作为契机,把我们的房车卖到全世界。”总经理王福义高兴地说,这次中小企业合作论坛,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会。
两天时间,沧州收获满满。今年合作论坛期间,新签约涵盖装备制造、新能源、高端制造、对外贸易、通用航空等多个领域的合作项目。
合作论坛,筑梦之路,创新之路,共赢之路。这个萦绕着浓浓暖意的平台,让中外嘉宾感受到崭新的发展机遇,也必将让各方赢得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