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11月12日,以“创新激活新动力,合作成就新未来”为主题的中国—中东欧国家中小企业创新成果展在沧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展。本次成果展作为第五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沧州)中小企业合作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吸引了京津冀沪企业,匈牙利、罗马尼亚、捷克等中东欧国家企业,更有来自加纳、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的企业参展。
罗马尼亚一家公司的负责人杰里亚是第二次来沧州,他还参加过2019年的中国—中东欧国家(沧州)中小企业合作论坛。“下次再来,这里发展得一定会更好。”他笑着对记者说。
参展企业的信心,记者也从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的建设者那里得到了印证。
不久前,位于合作区内的沧州中东欧公用型保税仓库迎来第二批保税商品——2000多箱斯洛伐克红酒。“保税仓库货物存储期间可以暂缓缴纳关税和增值税。”保税仓库负责人李传鹏介绍,利用保税仓库,一方面可以缩短进口商品的采购时间,降低物流风险; 另一方面还可以缓解外贸企业的资金压力,更加灵活自主地规避国际商品采购和进口的价格风险。这个保税仓库今年7月17日正式启用,主要开展面向中东欧国家进口消费品、家居建材、汽车、飞机零部件及其他一般货物的保税、通关、仓储、打包、物流快递、展示、销售服务等业务。
5年来,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已经形成了都市商务区、科技智创区、通用航空园、高端制造园、中欧绿色产业园“两区三园”的发展格局。同时,合作区与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合作成立了中国—中东欧中小企业研究院,打造了中国—中东欧中小企业合作线上服务平台、中国—中东欧中小企业产业合作基地等,为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合作搭建了新的交流窗口。
斯洛伐克驻华使馆副馆长彼得·克莱诺夫斯基在本届论坛圆桌对话中表示,河北省的高科技产业发展让人印象深刻,这里已经成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中小企业合作的独特平台。
走过5年,中国—中东欧国家(沧州)中小企业合作论坛正发展成为中国面向中东欧国家广泛交流的金字招牌、引领中外中小企业务实合作的国际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