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群众可从中看到优良传统的回归,看到作风的转变,自然就愿意打开“话匣子”、掏出“心窝子”。关上自己的门,就关掉了联系群众的机会,也就失去了群众的信任;不进群众的门,就无法了解原汁原味的民情民意,就缺乏主动作为的动力。
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敞开门、走进门,是走进群众心里,摸清群众愿望和诉求,解开群众心里“疙瘩”的有效途径。当年正定率先推行大包干,赢得老百姓齐赞,但也有不少疑虑:“大包干会不会有今年没明年?”1984年1月22日,习近平来到西柏棠村的一处院子里,为大家面对面传达政策,怕人们听不明白,他又用大白话“翻译”了一遍。面对大家七嘴八舌提出的各种问题,他耐心倾听,逐一认真解答。大家的心里像被点着了一把火,恨不得赶明儿就开春儿犁地、下种。
第二批主题教育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直面基层,这也是密切联系群众、做好群众工作的良好契机。更多基层党员干部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敞开门、走进门,与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在倾听群众意见和要求中衡量为政得失、体察责任义务、改进方法措施,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主题教育就一定能深起来、实起来,让群众切实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