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7日
第05版:05

在场四人长辈都是抗日村长

海兴红色文化如此厚重

杨金丽

在海兴县文联主办的刘竹林烈士遗物捐赠现场采访时,记者意外得知,参加活动的4个人,他们的父亲、爷爷竟然都是抗日村长。

捐赠人刘战胜、刘战军来自苏基镇献庄村。他们的父亲刘森林,抗战时期担任抗日村长,全家人冒着生命危险掩护革命同志,地、县、区多名领导干部常在他家吃住。环境恶劣时,还曾藏过两支手枪和装有两个县人事档案和机密文件的红布包。分区领导彭瑞林、李惠夫妇的两个女儿,就由刘森林夫妇喂养长大。当时,大女儿3岁,二女儿刚出生40天。刘森林的妻子当时也刚生孩子,正有奶水。每次喂奶,她总是先喂八路军的女儿,再喂自己的孩子。就这样把革命后代抚养成人。

活动的主办方是海兴县文联,文联主席李树勤的爷爷李玉琤是中医,给黄骅治过病;五爷爷是李良志村的抗日村长,受党组织和八路军委派,安插在小山维持会,开展地下工作。

为刘竹林烈士撰联的杨景春,他的爷爷杨士珍是山后村的抗日村长,当时小山区委的一些重要会议就是在他家炕头上举行的。1943年6月30日,接到军区政治部赶赴大赵村转移黄骅烈士遗体的命令后,杨士珍强忍悲痛,立即组织党员带着三辆大车赶赴大赵村,把三位烈士的遗体连夜拉到山后,安葬在山后七龙口附近。因为形势严峻,现场没有举行追悼仪式,当时在场的只有杨士珍为首的山后党支部成员。他还掩护过原新海县(今黄骅市)县委书记叶尚志等革命干部,为抗日作出了重要贡献。

题写对联的邢承业30多岁,是高湾镇后刁村人。他的曾祖父邢朝元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以教书先生的身份作掩护,为党的革命工作奔波联络。邢承业写一笔好书法,就来自曾祖父的家传。

小小一个捐赠仪式,竟然有这么多“红二代”“红三代”“红四代”。他们身份各异,有农民、教师、公务员,谈起海兴红色文化来,都如数家珍。是呀,这就是他们的家史,无数家史才汇聚成村史、镇史、县史。海兴红色文化之厚重,由此可见一斑。

2023-11-17 杨金丽 在场四人长辈都是抗日村长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09295.html 1 海兴红色文化如此厚重 /enpproperty-->